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docx / 文档详情
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1万字
约19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docx

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第一篇: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听秦佑国教授《建筑材料外观表现》学术讲座心得体会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经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这里的性格就是材料的美学特性与价值,是材料有可能的或最佳的艺术表现力。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质感则是其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所谓质感大多指物体表面经纬之排列,构成成分之排列,或者物体表面经触摸或观看所得之稠密、疏松、精细、粗糙之程度,通常可有光泽、纹理、肌理、纹样等描述。从另一角度看,质感也是人对材料外表面结构与特征的感受,由于人类长期触摸感受的经验积淀,大部分“触觉质感”已转化为来自视觉的间接感受,所以,研究“视觉质感”更为现实。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则,当外部事物所体现的式样与某种人类情感中所包含的式样同构时,我们便感觉它具有了人类的情感,而人类情感活动最深层的心里就是表达生命。因此,对于自然界中的众多物质材料,人类亦有自身与之的亲和性,尤其是生物性材料成为人类优先选择的对象。例如,动物性的毛皮经常被加工成柔软温暖的地毯、沙发或墙布,深受人们的青睐。除去动物性材料,最靠近人类的是以木材与棉花为代表的植物性材料,像竹、藤、麻、草、棉等。木材图1表面往往纹理流畅、光晕柔和、丰富多变,温暖柔韧。不同树种的木纹理迥异,疏密相间的年轮记载了自然环境变迁及树木的生长历史。至于棉布、纸张细看则丝络相连,摸上去则绵软舒适,粗朴含蓄,在空间中广为使用。如图1,在我的设计中经常采用木地板和外墙。次于木棉系列的自然材料就是土及其系列产品,与土一脉相承的是陶、瓷、瓦、砖等。由于工艺不同,这类材料质地或自然朴拙,或细腻坚泽。像面砖、马赛克等是目前最为重要的饰面材料,在建筑中如何有品位地、艺术化地运用之,使这种原本在卫生间使用的材料不至于无端泛滥与千篇一律,成为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创新突破点。瓷砖在我设计中总能占据一部分的分量,如图2。地球表面除了薄薄的一层泥土,便是下层的岩石,石头可以转变为水泥,也可以提炼出金属矿石和硅石,从中获得钢材图2和玻璃。因此,从起源上看,石头、金属和玻璃同出一脉,质感却相去甚远。石头随工艺不同而具有多重质感,但总体而言厚重坚实、粗旷沧桑,有时也可晶莹光洁,有时也传递一种从地下生长发育而来的感受。坚硬冷挺的钢铁则带有机器介入的痕迹,质明壁薄的玻璃质感甚至滑向石材的对立一面,光的介入赋予其更多变的属性。石系列中还有一种由水泥、沙、石合成的特殊材料———混凝土,它是现代建筑及其之后的最重要营建材料之一。因其塑性极大,表面可被赋予众多表情,是许多现代建筑大师的表达重点。既可以造就大手笔的凹凸粗旷的肌理,像勒·柯布西耶早期粗野主义的作品,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表达质薄如纸的轻盈飘逸感,像安藤忠雄的作品;既可表达阳刚,也可表达阴柔,可谓一种最大限度传递设计师感情偏好的超级人工石。石系列之后,与人类情感关系较疏远的是塑料等石油制品及其衍生产品。人们习惯于将这一系列材料划归人工合成材料,其在材料体系中的相对份额虽较小,但绝对数量却是非常大,随着时代发展,人类需求会越来越大。这类材料表面质感的可塑性更强,不仅可模拟出天然质地,也可由自身产生独特的质地美和人工美。值得注意的是,材料表面特征与工艺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适当的工艺就不可能创造出动人的材质美。工艺涉及生产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等,不同材料采用相应的工艺,同种材料因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也可能会获取新的质感。通过切削、研磨、抛光、冲压、喷砂、蚀刻、覆涂等处理,工艺印迹有时会成为材料表面的一部分,赋予材料精湛的工艺美、技术美和强烈的时代感,这也是目前建筑设计中寻求新质感的突破点。以上我们从视觉与触觉的视角梳理的木、土、石、石油制品等系列材料,都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正如运用材料的大师F·L·赖特认为的,“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新老材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建筑师必须锻炼自己有素养的想象力,必须在每种材料之中去寻求他的固有风格,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所有的材料都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的取得基本上甚至取决于建筑师运用它们的水平高低。了解建筑材料,把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建筑工艺和外观表现,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修养。希望建筑学学生和建筑师们有意识地关注建筑材料的表现,并在实践中探索和运用,提高这方面的修养。第二篇:学术讲座心得体会参加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很高心能参加学校和各学院举行的各项学术讲座和报告,进入大学以来,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在学校的报告厅听了十六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报告的演讲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课外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充实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