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docx / 文档详情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6万字
约28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docx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第一篇:建筑文化——道教建筑建筑文化——道教建筑道教是我国汉民族自已的创立的一种宗教,它的中心思想来自道家,而“道家之源,出于老子”(《魏书释老志》)。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十分活跃,南方有葛洪、陶弘景、陆修静,北方有寇谦之,都是中心人物。它的兴衰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体现。1: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谶纬之术黄老思想2: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道”原先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是“神异之物,灵儿有性”,“为一切之族首,万物之父母”。道教发挥道家的思想,并把道和老子合而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变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六朝时又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了三清尊神。以后道教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祗、人鬼在内的神仙系统。3:道教的诸神诸神:三清:道教最高贵的神,依次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像主要供奉在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内,中间是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四御: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四方之神,八仙。4:道家仙境一:十洲三岛二:十大洞天三:三十六小洞天四:七十二福地5:道教奉祀建筑的起源源于华夏先民的墓葬祭祀活动。最初的祭祀是在室外进行,以后便逐渐转向室内祭祀祖先神灵。源于清寒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最初普通建筑,逐渐发展变成祀神之所。6:道教建筑的种类狭义上是指道教徒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蘸等祝祷祈攘仪式的建筑,包括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阔、门、台、亭、塔、榭、坊、桥,可分为供奉祭祀的殿堂,祈禳的坛台,修炼调经的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五大部分。广义上的岳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等,也是属于道教建筑。祠:祠用作建筑上的专称开始源于祀祖。道教建筑之称祀,也许与儒学有关。但是儒家之祀与道家之祀有所不同,儒家祀内仅设木主儿无神像,道家之祀皆有神像。庙:凡祀外神者亦成庙,祠庙二字多连称。祠原为儒家产物而非道教建筑,但自从真宗对辽战争失败后提倡“神道设教”粉饰太平,到处修建寺庙,有的就利用原有的祠予以扩建二仍称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算是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麓的“晋祠”。晋祠:晋祠圣母殿是为奉祭叔虞的母亲邑姜所建,以前叫做“女郎祠”。点南北宽七间,东西深六间,重檐歇山顶东向,四周围廊,此为宋“副阶周匝”的现存最早实例。殿内塑有侍女像,姿态灵活秀美,是宋塑中的精品。陕西三原县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八年,是明早期的代表作,正点宏伟,钟鼓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还有寝宫,大门做工奇巧,水磨砖砌照壁亦为精品。观:本来帝王居所称为宫,城堞可供眺望处称观,封建时代统治者崇奉天神所以祭祀之所也称宫,迎候天神知所也称观。道观初名“馆”亦称“庵”,唐宋时期观之大者称“宫”,唐玄宗天宝二年做太清宫以祀老子(在长安,亦玄元庙改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做玉清昭应宫以奉天书,史称:以夜继昼,每绘一壁给二烛,七年乃成,饭二千六百一十楹,制度宏丽。唐时改庙称宫,当时道教画像较盛。观亦称“道院”乃是规模较小的观。宫观地点的选择都在风景优美、人迹罕至之处。道家谓神仙所居之处率在名山洞府之中,股以天铭,称之为“洞天”,“洞天”成了宫观的代名词。鹿邑太清宫:鹿邑太清宫在河南鹿邑县城东五公里处,传为老子故里。唐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称为紫极宫,天宝二年改为太清宫。现存正殿五间,古柏二株,铁柱一根,唐宋诸代碑六通。北京白云观: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外滨河路,唐玄宗元二十七年,建天长观,金正大元年丘处机西游归来,主持与此,改名长春宫,后毁于战火,后在其下院加以扩建。白云观是全真道第一祖庭,现存邱祖殿、灵宫殿、玉皇殿、老律殿、四御殿,戒坛等建筑。寺:一般人的心目中“寺”是佛教建筑的专称,其实在道教建筑中也有名寺。南北朝时,宋明帝与泰始三年在京城建康北郊为陆修静建崇虚观,至孝文帝太和十五年秋,八月“戊戌移道坛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此为道观称寺的唯一特例。7:道教建筑选址与特点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宫观规不大,则一般称“院”,即道院。宫观形制来自祠庙,营建之始先是选址,自古以来凡为道者多在山林选择名山洞府,所谓“洞天福地、古迹灵坛”“之地”,“天伦之一、效法自然”这是道门古教的首要条件。除道德之士外,还有“宫宇示教”和“山水远俗”也是必要条件。宫宇即今日所称的道教建筑庙或观,山水即今日所称自然风景区点,其环境必须僻静,这样才能远俗而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