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docx / 文档详情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6万字
约28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docx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

第一篇: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许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摘要陕西省陇县跃先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其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关键词生态农业集约经营山区陕西省陇县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它位于陕西省西陲的千山腹地,海拔124米,距县城约15公里。1991年统计,全村有40户,173人,88个劳力(其中男劳力只有39人),4550余亩土地,人均26.3亩,劳均约51.7亩。虽然人少地多,但土地是山地,质量低劣。1986年以前,跃先村以粮为纲,单抓粮食生产,经济落后,1986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8.8元,相当于当时全全县农民平均纯收入的76%。1986年12月,跃先村在西北农业大学刘荫武、李震钟等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生态农业试验。试验使跃先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228.8元增加到1990年的696.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6元高出40.4%。1991年大旱,人畜长期缺水,跃先村的粮食产量仍远高于周围村庄,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19.4元,相当于1986年的3.19倍。目前,陇县正在全面推广跃先村的经验,陕西省、宝鸡市有关部门也在广泛宣传跃先村的事迹,约有20种报刊做过宣传报道。跃先村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山区农业经济不应以粮食为主,应以林牧为主。可是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粮食作物面积相当大,林草面积却很小。由于人少地多手工劳动,迫使人们不得不广种薄收,实行粗放式经营。跃先村的粮食亩产,70年代仅62.9公斤,1986年也只有80.11公斤。广种薄收没有增加粮食总产,还限制了畜牧业发展。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畜牧业主要以牛、马、驴、骡等役用畜为主,猪、鸡甚少,奶畜几乎为空白。畜牧业除利用天然牧草和农作物秸杆外,很少得到优质人工牧草和精饲料补充。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畜牧业的作用只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动力和少量农家肥料,经济产值很低。农业与工业不一样,工业可以实行两头在外的策略,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在当地加工之后,再销售到外地去。农业不行,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非常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跃先村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应,是跃先村农业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1987年开始的生态农业实验,以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为突破口,主要内容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发展畜牧业,最终形成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1987年以来,跃先村逐步压缩粮食作物面积,从原来的1570亩压缩到1990年的1015亩,减少了35.3%;林地面积从1986年的1510亩扩大到1990年的2240亩,扩大了48.3%;苜蓿面积从1986年的312亩扩大到1990年的728亩,扩大了133.3%,另还发展了其他豆科牧草161亩。林地和人工草地面积扩大,提供了大量的饲草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跃先村的大牲畜由1986年的74头发展到1990年的137头,增长了87.1%;奶山羊从1986年的31只发展到1990年的268只,增长了764.5%。粮食、林业、牧业收入比例,从1986年的1:0.046:0.224变为1991年的1:0.085:0.408。经过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跃先村形成了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基本适应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示意图如下:生态农业是实现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的农业。就跃先村的自然条件来说,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既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也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符合生态农业的根本要求。苜蓿有利于培肥地力,种了三年苜蓿的地种粮即使两年不施肥,产量也不低。苜蓿还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据国外报道,苜蓿地的水土流失量仅为同等条件下农闲地的2.5%。另外,种苜蓿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跃先村的土地生产力很弱,从前种粮,一般亩收入只有50元左右,很大一部分田块还上不了30元。改为种苜蓿,亩收入一般能上80元,经济效益高于种粮30—50元。跃先村户均退耕还草10亩,仅此一项,年收入户均增加300—500元。种树的生态效益远高于种粮,这不必说,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据调查,在跃先村,一般一棵生长5年的树至少值2.5元;一棵生长10年的树至少值50元,平均每年长5元;一棵生长15年的树至少值150元,平均每年长10元;一棵生长20年的树至少值250元,平均每年长12.5元。按平均每年长10元计算,一亩地种上300——400棵树,一年就长3000——4000元,经济效益是种粮的10多倍。发展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畜粪肥田上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