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第一篇: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延长县2011年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延长县水务局2012年10月12日延长县2011年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延长县2011年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实施方案于2011年10月24日经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于以陕水保发„2011‟282号文件进行了批复,项目概算总投资477.08万元。资金来源:省级100万元,市级140万元,县级237.08万元。其中项目工程措施投资361.16万元,植物措施46.1万元,封育措施8.53万元,独立费用47.4万元。总投资中淤地坝投资101.75万元。经请示县政府,县级配套资金另行安排林业部门实施项目的植物措施,批示水利部门只实施项目的工程措施。工程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延长县水务局设计单位:延安市水利科学研究所质量监督:延长县水务局施工单位:冯晓红、呼东东、呼光宏、刘雪宁、董玉洲、贺思胜、贺思成、郭涛、张东孝和郝响应十个施工队。运行管理单位:延长县水务局七里村镇王怀子沟行政村二、工程主要实施内容王怀子沟矿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总土地面积13.25km,涉及王怀子沟1个行政村。总人口358人,人口密度27人/km。水土流失面积8.62km,占总土地面积的65.06%,人均沟坝地1.31亩。本项目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4.76m,工程措施为3处沟坝地整治,面积25.1hm,其中新增16.3hm,恢复面积8.8hm;配套排洪渠3条,长2.52km;新修生产道路1020m,;维修加固王怀子沟11#、32#中型淤地坝。植物措施为:栽植行道树350株;营造水土保持乔木林87.4hm,水土保持灌木林92.7hm,种草59.54hm;封育治理210.2hm,补植抚育1.25万株,封育宣传碑1座,封育标志牌8个,封禁围栏5km。三、项目管理1、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2011年3月10日延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长政办发„2011‟16号文件批复了项目法人设置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项目办”为工程项目法人,严格按照工程“四制”规定,具体负责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协调项目的外部关系。“项目办”设在水务局,“项目办”主任由水务局局长担任,项目办”主任为项目法人代表。“项目办”下设技术、施工、质监、财务、资料五个工作小组。2、工程合同管理2222沟11#、32#中型淤地坝。植物措施为:栽植行道树350株;营造水土保持乔木林87.4hm,水土保持灌木林92.7hm,种草59.54hm;封育治理210.2hm,补植抚育1.25万株,封育宣传碑1座,封育标志牌8个,封禁围栏5km。项目初步决算完成投资114.8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县级匹配14.82万元。2、工程质量管理(1)、设立机构、组织保障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2011年3月成立延长县煤油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办公室,下设技术组、施工组、质检组、财务组、资料组。项目办为项目法人,项目办主任由水务局局长担任,负责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以及日常具体工作。项目办层层落实任务,逐步分解到人,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精心实施,严把环节在项目实施工程中,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项目办”施工负责常驻工地,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实施。实行每道工序完成后验收、签字制度。要求施工单位成立了质量检测组,严格实行工程施工“三检”制,在每个单元工程完工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报建设单位复核,经复核合格并签字后,原材料质量合格,检测资料齐全才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一)、经验1、业主、施工双方人员紧密配合,工程施工顺利;2、科学管理、合理组织、诚实守信,创造出优良工程;3、采用新的施工工艺,以网络技术控制工程总体计划实施;4、以水利水电工程规范指导,控制工程质量。(二)、建议做好工程后期管护,维护好排水设施、安全网围栏设施。淤地坝是蓄水设施,禁止小孩嬉水、游泳,做好安全警示宣传。排洪渠应经常清淤,绿化树木和草皮,应经常浇水、养护;村上应指定固定垃圾场,禁止乱倒垃圾。延长县水务局二○一二年十月第二篇: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共和县龙羊峡库区索吉亥移民点人畜饮水水毁应急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0一一年八月十四日,恰卜恰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位于恰卜恰镇北部的索吉亥移民安置点在洪水中损失严重,洪灾冲毁、淤塞上游引水管道约3公里,造成索吉亥移民安置点与邻村公用户外集中供水点至今不能恢复供水。共和县龙羊峡库区恰卜恰镇索吉亥移民安置点是1984年由龙羊峡库区搬迁安置至此,属于典型的饮水困难地区,工程性缺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瓶颈”问题。据调查,

代瑶****z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