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张小2018学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张小2018学年工作总结张家屯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本学年,我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努力打造“魅力高效课堂”,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开展校本系列化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生为本,开展学法实验研究,努力打造“魅力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走出了一条符合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指导思想,扎扎实实搞好本真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学校重视信息化教学工作,作为胶州西南部的最偏远的村级小学,走出了一条践行NOC活动,开展创客教育的新路子。近年来,我校根据教研室全面打造“魅力课堂”的要求,推进课堂纵深发展。进一步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三个维度”。认真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的总要求,进一步抓实“以生为本、追求本真”的教育特色,以建设“青岛市信息化应用示范校”为目标,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效率。一、常规管理精细化,注重落实增效益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坚持每月一次业务检查,每双周一次教学调研,每周一次班主任工作汇报、干部例会,步步求真,环环相扣,做到无缝衔接管理。在课堂教学中,创立“一种理念、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136”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生本、愉悦、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做到了“简简单单教知识,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本真课堂”理念,让课堂返朴归真。二、校本教研实效化,提升质量是根本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多样的“本真”教研活动,教师校本培训。锻炼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依托“乐教乐学”软件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周、管理提升月”等活动,向管理要质量;加强校本教研和科研力度,成立小课题研究团队,积极开展“推门课”、“本真课堂研讨课”、“课堂诊断课”、“管理提升课”、“乐学研讨课”“五课”活动,提高课堂实效性。除此之外,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量身整合了四本校本教材《励志教育》、《如何学做优秀小公民》、《我们的家》、《走向成功学习法》,以及十几种社团活动教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余生活。三、教师成长建平台,城乡均衡齐发展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我校教师出示胶州市公开课、研究课多节,有多名教师在青岛市NOC网络名师课中获奖,多名教师在“学科德育优秀课例”和“优秀校本课程”的评选中获奖,两名教师获得“星阅读”优秀指导教师。四、学生活动特色化,精彩纷呈结硕果学校社团活动根据本校教师的特长和学校场地、学生的爱好等因素,共设了包含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类等18个兴趣小组。多个兴趣小组参加全国、省市大赛获奖。2015年下半年,学校先后配置机器人狂飙投篮、3D打印、创客室、航空模型、无人机等项目及设备,搭好平台促进创客教育校本化,以此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2015年10月学校选派5名同学参加青岛市中小学生动漫作品大赛全部获奖,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开创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成果的先河;2016年5月我校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青岛赛区比赛中遍地开花,学校由6名小学生组成3支代表队,从2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包揽了在机器人狂飙投篮(团体)项目的前三名;3名同学合作设计的“3D个性U盘”在“技术创新发明”赛项,获一等奖第一名,入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7月在安徽合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技术创新发明”项目决赛中,王永进老师辅导的学校代表队从全国4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该项目一等奖的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现场记者采访及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报道,该项目创造了青岛市参赛该项目以来的最好成绩。10月,我校在济南举办的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中又获佳绩,3只代表队均获一等奖。2016年上半年新建多功能现代化录播室,重新设计改版了张家屯小学网站,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学校启用万朋通和AM两套信息办公系统,保证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引进推广“乐教乐学”软件,引导老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五、智慧校园示范性,信息应用无障碍将张家屯小学建设成为智慧校园,力争三年内创建成为青岛市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使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得到充分应用。建设使用好录播教室,计划与市区一所学校架设空中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优课比赛,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将微机室改建成为云课堂教室,开展一对一教学研究,努力探索、使用好“三通一平台”、

努力****妙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