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修心得 第一篇:思修心得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我将就个人实际分析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该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它以马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此门课程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础,让我正确的去认识世界和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能让我们都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我觉得此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南,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正确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我相信每个大学生在初进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迷茫,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了一种身份,于是我们开始大量这个偌大的圈子,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我想这个时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让我们引咎发问,引导着我们去认识自己和正处处理周边的事事。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栋梁之才。此门课程的开设是贴近大学生心理实际的,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篇:思修心得千年学府,百年师范——记游伟人母校千年学府,百年师范这里孕育了青年毛泽东,他的思想,他的事业,他的决心,他的爱国热情。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前身是南宋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湖南师范馆。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第一师范工作、学习、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八年之久。,毛泽东曾夸赞“一师是个好学校”,并于1950年12月为母校题写“第一师范”校名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如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李维汉、潇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等曾在此任教。第一师范座落在长沙市城南秒高峰下,西临滔滔湘水,与岳麓山隔江相望,风景优美。校舍建筑注重典雅,古朴舒适,宁静致远,是一所集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落。【一师与历史】建校之初效仿日本式的普通中学系统与师范学校系统分立双轨制,至1926年改制;之后历经多次停办、合并、更名和迁徙。1926年秋季开始改为美式的单轨制综合中学,并将学校名称改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学校停办,学生解散。1928年春季复课,改(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1929年1月(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省立第一师范址续办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师范迁至省教育厅和一师二附小所在地教育会坪(原国民党省党校院内)续办,并改称“新一师”,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学校也曾一度停办。抗日战争期间,省立一师范迁至湘乡西阳、安化桥头河等地。1939年2月,与省立一中、二女中等七校又合并为湖南省立第一临时中学,分设师范部;1941年1月,师范部从第一临时中学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1946年初安化桥头河搬至岳麓山左家垅。湖南师范馆成立于光绪29年(1903年),为解决废科举、兴学校的师资问题,经由湖南巡抚赵尔巽批准设立;同年2月17日正式开学,学制一年;王先谦任第一任馆长。入学对象为30岁以下乡试落选举子,学制一年,成绩及格者发给文凭,准予担任中、小学堂教员;共设有伦理、经学、算学、中外史学、中外舆地、文学、理化学、英文、图画、体操等10多门课程。师范馆初址租于黄泥街余宅(今五一广场附近),因址窄小于同年11月迁往妙高峰城南书院,合并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生员达百余人,分为甲乙两班。1904年赵尔巽经奏准,分设湘中、西、南三路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设于长沙,以妙高峰原址为依托组建,招收长沙、宝庆、岳州三府学生。至1909年先后招收文理4班、预科3班,共332人,其中88人于1908年遵

一只****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