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方案(本站推荐) 第一篇: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方案(本站推荐)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方案[来源:本站|作者:吴娟|日期:2011年7月9日|浏览161次]字体:[大中小]一、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从而让他们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他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才会勤奋学习、热爱学校、回报社会;才能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美好的未来。二、活动主题:学会知恩、报恩、施恩。三、活动内容: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包括学校等集体组织)爱心相助,促进互助互爱。感恩社会——感谢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思想;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四、活动时间:2010.5.1—2010.6.25五、活动步骤:(一)宣传准备阶段:2010.5.1——2010.5.10日1、健全组织,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班主任副组长:施怡雯、沈博、倪旭洋成员:周一东、密云云、唐乐乐、龚欢、龚晓博、邵施德、朱婷婷、曹春娟、郭婷婷、陈怡峰。2、每位学生为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为老师写一段“祝福语”、为同桌或好友写一句“关心语”等。3、收集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名人名言、视频图片等。(二)实施阶段:2010.5.10——2010.6.25。1、“为了父母的微笑”主题班会时间:2010.5.11(周二班会课)。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为了父母的微笑”为主题,按照学生特点,组织一次关于亲情、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形式为多媒体课件、提问、学生讲故事、讨论、音乐欣赏等。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观点与认识,尤其是对父母、对亲人、对老师、对朋友的感激之情。(a)将自己从小到大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b)提问自己对父母了解有多少?(c)感恩小故事。(d)畅谈—知恩感恩。2、“我读感恩书籍学感恩”主题班会活动。推荐书目:《感恩的心》(唐晓龙著)、《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给徐特立的一封信》、《我的母亲》(朱德)、《背影》(朱自清)、《我的老师》(海轮.凯勒)、《感恩父母-情深似海的65个父爱母爱故事》、《感恩老师-无法忘怀的90个恩师故事》、《感恩故乡-难以割舍的87个乡情故事》、《感恩兄弟姐妹-血脉相连的60个手足故事》、《感恩朋友-知音难忘的85个友情故事》、《感恩故事全集》、《小学生感恩故事全集》。3、一期专题黑板报(全校性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感恩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负责出黑板报的学生:倪旭洋、沈博、郭婷婷、唐乐乐。4、给父母写封感谢信。5、感谢父母养育我,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a)每天问候父母;(b)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c)给父母打一次电话,送去一声问候;(d)每天给父母捶捶背;(e)常为家里做家务;(f)记住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并表示祝贺。6、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帮助我。(1)、利用学校安排班干部为班主任过节的活动,开展向老师献真情,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活动(写一段祝福语,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送一句话,献一首歌等形式。(2010.6.2)7、开展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结合“手拉手,心连心”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通过这次系列活动,将自己对于感恩的感受抒发出来,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也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或许我们平时都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必要让身边的人了解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感激,所以这样体验感恩的活动是我们学生和老师所需要的。希望此次活动在我们班掀起了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让我们每个人真正地试着敞开心扉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了。第二篇:感恩主题教育方案(本站推荐)感恩主题教育方案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人间真情,教育引导我校学生进一步增强感恩意识,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回报社会,感激他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我校实际,广泛开展以“学会感恩唤醒责任倡导奉献”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特制定以下计划: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时间为开学的第一个月。1、加强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活动主题:“感恩责任奉献”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活动形式,各班辅导员亲自组织主题班会组织学习讨论,营造感恩的气氛,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学会珍惜父母的爱,珍惜父母的劳动;学会节约,避免浪费

盼易****君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