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7万字
约29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docx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

第一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现代生活方式是以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价值尺度,与自然界充分和谐的,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力和资源劳动率以及绿色消费是阻扼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支持生态系统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以2004年为例,中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在50亿吨左右;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持续加大。据有关方面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因为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却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第二篇: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浅谈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概述、我国生态观的进程、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这四方面来阐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人类的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当时人类还是生存于自然状态,人类的生存生活资料严重不足,需要迫切解决该问题。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资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还没有对生态带来威胁。到了19世纪,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近代工也文明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必然包含整个自然界。马克思既看到工业革命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其消极作用——人类无节制地攫取自然界物质财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对自然界的破坏。他们指出,资本对自然界的统治征服中,造成了土地肥力的破坏、植被的损毁、水土流失,从而也造成了对人类自身可持续性生产的制约。马克思看清了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矛盾,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这个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批判,改造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人类之间的关系。(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辩证与实践的自然观这既不是抛开人的因素从单纯的从自然界出发,去寻找单一抽象的客观性,也不是抛开自然界从人的因素出发,去分析单一抽象的主观性,而是从不断在从事实际劳动的人出发,从人、自然、社会三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