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9万字
约32页
0
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docx

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

第一篇: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今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须有赖于自主创新。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取得了可喜的创新性成就。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虽然缩小了,但并未有实质性改变。近十来年,我国ZF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是有目多数有研发能力的科技工作者似乎都能感到,经费已经不再是他们研发活动取得成效的制约因素,至少不是主要因素。那么,制约我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里仅就涉及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产业、ZF、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探讨。产业环境ZF强调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企业是创新的需求端和完成端,即创新的需求源自企业,创新的完成和实现也在企业。这大概也是为何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的理由。问题是,很多企业忘记了这句话延伸的含义:企业是研发的投入主体。近些年,我国若干重大专项、支撑计划、“863”计划等的投入都面向企业的需求,有些企业热衷于争取国家经费,以减少自身投入。少数企业拿自己已经计划或正在进行的产品(市场中已经存在的)开发项目去获取国家科技经费,使自身在该项目上少投入甚至不投入。企业的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其自身的自主创新,国家也不应该鼓励这种现象。另外,从熊彼特的创新意义(“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上看,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正在进行的,还不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自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一些大企业认识到研发的重要,也较重视对研发的投入。然而,因为自身有比较强的研发实力,所以不大重视和大学以及研究院所的合作,其研发基本上封闭在自己的研究机构中。这也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原因有二:其一,外部研究单位总会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对企业而言的比较优势;其二,如果企业的研发比较封闭,其自身研发队伍的能力有可能逐步退化。这两种情况显然都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企业的研发应该有一定的开放性。ZF环境我国ZF近些年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也颇有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科技“政绩意识”太强。科技发展也受一定的规律支配。虽然经费投入以及方向的正确选择有可能大大加速科技的发展,但科技发展本身的一些过程却不能缺少。某一个过程历经的时间可以缩短,但不能没有。ZF的科技支持模式中却明显存在试图跨越某些过程的作为,以期尽快取得“政绩”。如很多项目中,大量经费直接投入到产品研制,跨越了基础及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过程,其效果可想而知。“政绩意识”使得一些科技部门的负责人重视竞争中技术,忽视了竞争前技术。这是因为竞争前技术要取得实效,需要较长时间,而支持竞争中技术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填补国内空白”。问题是,重点支持竞争中技术就注定了不大可能有原始创新。“政绩意识”常常使人们过分关注“显示度”,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尤其是大的装备),而忽视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如过分重视重大装备本身,而轻视功能部件及其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某些重大科技项目,时常会听到一种声音,即用“两弹一星”的举国体制进行科技攻关。殊不知,那种举国体制的成功是在特定时期,而且只能针对那些绝对在市场上买不到的产品。如果滥用“举国体制”,绝对不利于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尽管强调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政绩意识”必定导致事实上的“ZF主导”体制。更有少数人觉得应该由ZF主导自主创新,因为我国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然而,需要引起人们高度注意的是,以前靠“ZF主导”模式取得成功,并不能推断今后也应该如此。在基本无自主创新的时期,“ZF主导”模式会快速见效,但当国家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继续“ZF主导”反而会阻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经费的分配中有时可看到一种“赢者通吃”的现象。某一单位或研究者在某一领域有特别强的实力或特别大的能量,于是乎国家的经费高强度地对其投入,来自于不同部门或不同名目的经费加乎其上。如果他们忘乎所以,还可以在某些他们未必有优势的方向上也争取到一些大额经费。若有此种捷径可走,对中国足球只要加大投入集中培养两三支足球队,使其达到世界水平,以我泱泱大国之财力,让中国足球领先世界又有何难?——断不可能。一定要在一个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各种层次水平的队伍相生相长,方可滋生出高水平的队伍。科技也一样。如发动机的研发,仅靠一两个实力较强的队伍是难以使我国的发动机研发提升到世界水平的。重点支持是可以的,但支持政策必须能够维系在较大范围中形成若干有相应研究能力的小组,他们还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相互竞争。否则,如果仅支持那么一两个,其他本来差距不太大的队伍由于得不到支持而使其研发能力迅速退化,如此不可能形成好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