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找次品教学设计 正文:找次品教学设计找次品教学设计找次品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三、教学准备:课件、圆片(三角形)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新课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课件出示图片)请找出下面两幅图的不同。学生汇报生1:第一幅图C处不同。生2:第二幅图C处不同。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两幅图中的不同之处。现在有两瓶口香糖(课件出示),可是有一瓶被一名调皮的学生吃了两颗,这两瓶口香糖的外观都一样,你能帮帮老师怎样找出那瓶少了两颗的口香糖吗?学生讨论,汇报生: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少了两颗口香糖的那瓶应该略轻一些,把这两瓶口香糖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向上的一面就是少了两颗口香糖的那瓶。师:你说的很好!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些或是重一些)的物品,需要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找次品》(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从三瓶中找到次品师:刚才同学们很快的从两瓶中找到了次品,如果老师这儿有三盒口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少了两粒的,你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生:用天平找。师:不错,依然用天平帮助我们找到次品。提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生:可以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每份有1个。假如天平平衡,剩下的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上升的一侧是次品。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课件演示。2.从五瓶中找到次品师:同学们太厉害了。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课件出示)同桌合作完成,汇报生1:可以把这5瓶口香糖分成5份,每份是1瓶,分别标上1~5号,先拿出1号和2号称,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一侧就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称3号和4号,同样,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一侧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那么5号是次品。师:你说的很完整。如果按照你这样称,至少需要称几次?生1:至少需要称2次。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生2:我们把这5瓶口香糖分成3份,有两份中有两瓶,一份中有一瓶。现在天平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放上2瓶口香糖,如果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看哪一面轻,把轻的这侧的两瓶口香糖再分别放入天平的两侧,轻的一侧就是次品。至少需要称2次。3.探究从多种方法中“找次品”的最佳方案。师:这两个同学的方法都很好,,都能在几盒口香糖里找出轻的那盒次品来,那如果有的次品是比是重一些的,那你又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呢?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探讨,(课件出示例2)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让生自己审题,并找出重点、关键的词语,课件用点标出重点词语:次品重、至少、一定。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师:在9个物体中,我们要找到次品就有4种方法,如果待测物体更多,方法也就越多。我们每一次都这么找会很麻烦,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中的表格,看一看哪种方法我们称的最快?生:第三种方法最快,只称了两次就找到了次品。师:这种方法我们是分成了几份?怎么分的?生:平均分成了3份。师:是否所有的次品都可以平均分成3份吗?如果不是怎么办?生: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时候,要分得尽量平均。师:很好,就像前面我们从5个产品中找次品一样,可以把它分成三份,并且要尽量分得平均。(三)巩固练习1.如果零件是10个,你认为怎样分最好?学生思考后回答,10(3,3,4)如果零件是11个呢?11(4,4,3)2.数学书136页第2题。(四)总结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了如何找次品,那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课件出示)“同学们这节课上得不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知识。”找次品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

邻家****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