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抗震救灾论文.docx / 文档详情
抗震救灾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3万字
约23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抗震救灾论文.docx

抗震救灾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抗震救灾论文

第一篇:抗震救灾论文日本防(抗)震救灾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一、引文我国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交汇地区,地壳运动强烈、复杂,是世界上地震常发、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地震基本烈度六度以上设防区域占国土面积的80%,其中七度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0%,有74%的省会城市和62%的地级城市处于七度以上的高烈度地区[1]。据统计,20世纪中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一半。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有历史记载以来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2]。由于人们欠缺基本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救援应急体系不完备,加上许多建筑物抗震能力较低,造成强震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这一点从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四川芦山地震上可以看出来。有鉴于此,研究国外尤其是日本的防(抗)震救灾的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日本防(抗)震救灾的经验在地震防震减灾方面,我们有必要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日本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也是地震最为多发的国家,但它并非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就近几年来说,2004年10月23日16时56分,日本新潟发生7.0级地震,震后16分钟以发生5.9级地震,27日在这一地区再次发生6.1级地震,三次连续地震造成27人死亡,3400多人受伤;2005年3月20日10时53分,在日本视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1人死亡,655人受伤。2008年6月14日凌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2级地震,造成7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日本的抗震防御及救援系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因此每次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都较少[3]。日本采取的[4]许多措施是在其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得到的,也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它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广泛开展小技巧有大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日本,许多有关应对地震的小技巧常常被传授给民众,尤其是小朋友和新到日本的人。地震发生时,第一是往桌子底下钻,或者是躲在家里墙壁比较密集的地方,如卫生间、厨房等;第二是把房门打开,防止它变形跑不出去;第三是等地震停止后,如果房子没倒,就要带着放在门口的救灾包跑出去。随着我国对地震防范意识的增强,这些知识也在不断地教授给民众,但关健是许多民众对这些技巧仅停留于了解,还没有内化为习惯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全民参与的演习,让民众认真学习了了解地震逃生知识,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还应经常进行综合性防震训练和防灾训练,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将知识转化为意识和能力。(二)自救和互救非常重要据有关从灾害中逃生的统计:在一个人的逃生过程中,自救和社区里的互救占到90%,而等军队来救援,其逃生的可能只占不到10%[5]。而在我国,国人的习惯是在大灾后等着别人,特别是解放军来救援。因此我们有必要强化自救和互救的重要性,以便灾害发生后受困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脱困。(三)专业的救援队伍体系日本灾害救援队是日本政府于1987年6月建立的专业救援队,其任务是:快速收集国家和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的有用情报;承担合法渠道的国际灾害救援任务,做到技术装备一流,人员技术能力一流。日本灾害救援队按国际救援队标准建设,并按照规定配备有一百余吨的专业设备和工具[6]。(四)先进的建筑抗震技术和较高的抗震标准日本拥有许多先进的建筑防震技术,他们在建筑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1.日本的建筑善于利用刚性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而中国的高层公寓通常以柔性结构为主流,这就导致地震时柔性结构的建筑在七级以上的大地震中摇动的幅度比刚性结构的建筑摇动幅度大上2倍多。2.日本建筑师普遍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样在烈度为6的地震发生时,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1/2。3.日本开发出了称为“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这种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利于救火,并且这一系统的成本只比普通抗震系统高出约2%[7]。日本对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标准也作为严格的规定,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日本的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七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除了设计、讯息工期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建筑抗震报告书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工。(五)对灾民和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日本的心理学教育非常普遍,心理咨询人员也是最早赶到地震现场的人员之一。由于有了心理人员的辅导,社会大众的心理得到咨询和抚慰,恐惧感被减轻,忧郁焦躁感被控制或消除。地震中的亲历者除了需要物质的救助和照顾外,还需要精神的安慰和关切,尤其对于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老人和孩子,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舒缓、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平安渡过这段灾后的艰难是非常重要的。地震救援人员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抗震救灾论文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