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抢险救灾情况汇报 第一篇:抢险救灾情况汇报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舒圣佑省长的委托,今天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今年6月中旬以来我省抗洪抢险情况,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以来,我省自然灾害不断。继3月份赣州、吉安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春汛灾害,4至6月份,宜春、萍乡、新余等地市遭受了龙卷风、冰雹的袭击的灾害之后,6月中旬以来,我省先后发生了两次集中强降雨过程,加上长江中上游来水影响,我省五大江河、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水位均大幅度、长时间超历史最高水位,致使上饶、抚州、鹰潭、宜春、九江和南昌等地(市)遭受了十分严重的洪涝灾害(同时伴随着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山体灾害)。可以说,今年洪水来势之猛,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给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之惨重,均为历史所罕见。一、雨情、水情、灾情今年我省天气异常,降雨偏多。1至7月,全省平均降雨量高达1767毫米,比同期多年均值多42%。尤其是6月12日至27日和7月17日至26日,两个时段的降雨尤为集中。6月12日至27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456毫米,其中,上饶地区(含鹰潭、景德镇市)达730毫米,抚州地区达713毫米,上饶县茗洋关站达1015毫米,铅山县陈坊站高达1102毫米。受这次强降雨影响,信江、抚河、昌江、赣江下游水位均超历史,修河、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水位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信江梅港站自6月14日开始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后,23日,最高洪峰水位达29.84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48米;同日,抚河李家渡站洪峰水位达33.08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37米;26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达34.2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86米;28日,赣江下游昌邑、滁槎、大口湖站洪峰水位分别达22.11米、22.99米和22.67米,分别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1米、0.28米和0.51米;修河永修站水位仅比历史最高水位低0.08米。7月4日,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达22.0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2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接近历史最高水位,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洪水位。正当长江高水位缓慢消退,防汛形势稍趋缓和时,7月17日至26日,我省赣北地区又持续暴雨和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上饶、九江两地市平均降雨量又分别达349毫米和313毫米;全省有17个县(市)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8个县(市)超过400毫米,4个县(市)超过500毫米,以婺源县800毫米为最大。乐安河和昌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分别高达619毫米和550毫米。受这次强降雨影响,7月23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达31.94米,超警戒线3.44米。24日,乐安河虎山站水位30.32米,超警戒线4.32米;石镇街站水位达23.53米,超警戒水位4.03米,突破了历史最高水位。26日,在柘林水库拦蓄,减少下泄流量的情况下,修河永修站洪峰水位仍高达23.33米,超警戒线3.33米,比历史最高水位高0.43米;31日,永修站水位再创新高,达到23.4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8米;31日鄱阳湖湖口站水位高达22.5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78米。8月2日,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高达23.03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83米。据统计,6月12日以来,我省北部地区46天总降雨量992毫米,其中超过1000毫米的有15个县。信江梅港站、抚河李家渡站、昌江渡峰坑站水位超警戒线曾分别长达14天、9天、6天,超历史最高水位曾分别达4.7天、1天、1天。赣江下游(昌邑、滁槎、吴城等)站、饶河波阳站、修河永修站、鄱阳湖湖口站、长江九江站水位超警戒水位已分别长达59天、60天、60天、58天、58天,超历史最高水位除长江九江站已长达26天外,其它各站曾分别长达22天、23天、10天、23天。而1991年安徽大水51天的降雨量940毫米,淮河干流超警戒水位60多天,但没有超历史最高水位。由于降雨集中,强度大,江河湖库高水位时间长,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6月23日,南昌市12小时降雨量206毫米,全市32条主要街道不同程度受淹,部分街区交通中断,低洼地段淹没水深达3米。105、206、316、319、320等国道和部分省道、县道交通中断;浙赣、鹰厦铁路多处受淹或因山体滑坡而中断运行,京九铁路昌北段因路基塌陷中断行车20小时。部分山区中小河流水利设施大部分被冲毁,长江大堤、九江市城区拦洪墙、鄱阳湖10万亩以上重点圩堤和保护京九铁路的郭东、永北圩多处发生重大险情。由于江河湖水位大大超过中小圩堤的防洪标准,有200多座保护农田1000亩以上的圩堤溃决,其中,5万亩以上的3座,1至5万亩的19座。大批水利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被毁。据初步统计,自6月中旬以来,全省共有79个县(市、区)、1329个乡镇、2207.14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19

含秀****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