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力促兴文县职业教育跨越发展 第一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力促兴文县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力促兴文县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兴文县政府副县长杨桦兴文县职业教育从一九八三年建武中学办职高班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六年的风雨历程,其间在建武中学、大坝中学、共乐中学、民族中学等校办过职高班,但办学时间不长,规模不大,并逐步萎缩。2002年初,县政府调整全县职业学校校点布局,在古宋镇温水溪村四组选址新建县职教中心,搬迁民族中学和大坝职中高中部进入,组建目前全县唯一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于2003年春期正式行课,到现在已有六年多的办学经历,但办学规模不大,办学成绩不突出,学校办学水平在全市排名靠后,没有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年以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抓机遇、促发展、强职教、创名校”为活动主题,以“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推进阳光校务”为载体,在工作中找准了切入点,职业教育工作的被动局面开始逐步扭转。一、针对实际,对照检查,找准主要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解决好学生(学员)“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等几个问题。新一届学校行政班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设立校长信箱等形式,广泛倾听师生呼声,查找出了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一)关于“招得来”的问题。以前招生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采取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深入基层初中宣传,并在基层初中领导或教职工带领下,以走乡串户游说的形式进行招生,或者是结合县主管部门给初中学校下一定指标任务的方式进行招生,这些方式难以转变人们的观念,改变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成见,导致招生情况不佳。(二)关于“留得住”的问题。由于职业校招生困难,又没有充分得到社会各界认同和重视,导致职业学校教职工底气不足,自己对自己从事的职业都产生畏难情绪,学校主要领导也几经更换,让教职员工们信心更加不足。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职工们在敬业奉献、关爱学生等方面也做得不够好,导致学生流失率比较高。(三)关于“学得好”的问题。目前,县职业学校专业设备设施相对其它区县学校而言较薄弱,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黑板上演示技术、作业本上进行实作”的教学现状;再加上专业课教师少、文化课教师多(1:3的比例),课程设置难以避免文化课程多、专业课程少的现象。因此,无论是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作,还是农民工短期培训,都难以真正做到“学得很好”。(四)关于“出得去”的问题。近几年学生和学员就业都采取由联办学校、联办企业推荐就业形式,或者由另外一些劳务公司(中介公司)帮助推荐就业的形式,学校对用工市场不了解,更没形成一套完善的就业(实习)服务管理体系,导致学生就业跟踪管理和维权服务跟不上,影响了“出口畅”,也给招生工作和其它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二、理性对待,认真分析,把握发展形势针对上述问题,校行政一班人理性分析,认真研究,在深刻把握职教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认识到了加快我县职业教学发展的大好机遇。一是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省、市出台了《三年职教攻坚方案》,县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明确“启动职业学校创省重”、“启动新校区建设”、“创合格职教中心”等工作。二是国家对中职学生助学金、学杂费补助政策在加大,为招生提供了更加优惠的条件。三是社会各界原有的“重普教、轻职教、重文化、轻技能”的观念在根本转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校教职员工一致认识,职业技术学校要发展,必须要重视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学生有出路,就会有更多的新生来,这样老师也就稳定了,老师人心也就稳定了,敬业奉献精神增强了,也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三、抢抓机遇,对症下药,明确对策措施在把握形势和机遇的基础上,针对查找出的主要问题,学校行政一班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活动。(一)全力推进内部改革,实行专业部长负责制。学校按专业特点,分成四个专业部:旅游服装专业部、汽修机电专业部、计算机专业部、电子专业部,先通过民主推荐和校行政考核的方式确定了四个专业部长,实行专业部负责制。由专业部聘任班主任和专业课、文化课教师,实行双向选择,教师先登记意向性选择专业部,最后由专业部确定选聘谁,校行政予以指导和协调。此举充分调动了所有教职工积极性,教职工们更关爱学生了,专业部也为自己的壮大发展想方设法巩固现有学生和大力吸引新生,学生流失少了,招生情况也有望发生更好变化。同时,学校通过校务公开、阳光财务、预算支出、按计划运行等方式,进一步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加强校际、校企合作。引进一些企业或实力强的职业学校到校投入,加强了专业设备设施建设

一条****发啊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