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拜师仪式主持稿.docx / 文档详情
拜师仪式主持稿.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6.8千字
约14页
0
1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拜师仪式主持稿.docx

拜师仪式主持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拜师仪式主持稿

第一篇:拜师仪式主持稿拜师仪式主持稿“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安县七一实小“师徒结对”拜师仪式主持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带着期待的喜悦,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这个短暂而又意义深远的“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安县七一实小“师徒结对”拜师仪式。说短暂,是因为我们想用尽可能短的时间,井然有序地完成这个仪式;说意义深远,是因为在这个短暂而愉快的仪式之后,一对对师徒将结伴走过一段相对漫长的工作历程。在以后周而复始的平凡工作中,互勉共进,相信会结下深厚的师徒情意,或许,因为投缘成为一生的良师益友。一、来宾介绍老师们,今天的拜师仪式我们有幸地邀请到了尊敬的领导光临我们的活动现场,他们是:县教体局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张盛明先生,党委委员、副局长邓诚女士,教育股股长蒋宇先生,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朱子明先生,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二、校长讲话老师们,实施“青蓝相接薪火相传”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包含着一份期待,现在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邀请陈校长讲话!三、颁发聘书(1)谢谢陈校长!现在,有请张校长宣读师傅教师名单。(PPT介绍师傅)(2)下面请学校领导:刘书记、陈校长、张校长、邹校长、王校长为师傅教师颁发聘书。(3)为青年教师寻找师傅,这样做不是展现一个虚空的形式,它承载的将是一份责任,一份承诺,下面有请我们的师傅代表李勇老师讲话。四、呈拜师帖(1)听完了师傅的心里话,现在有请徒弟一一上台,他们是:请师傅上台。年轻意味着活力与生机,更意味着憧憬与渴望。我们的青年教师们,憧憬着名师的言传身教,渴望着名师的点化指导。今天,他们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为表达自己最真诚的心意,请徒弟们向师傅呈上拜师帖。请徒弟们转身面对师傅。(徒弟宣读拜师帖)——呈拜师帖!(3)小小一张帖子,让师徒间结下了浓浓的情谊,愿这份情谊永存!下面有请徒弟代表胥雯璐讲讲此时她的心里话。五、礼行拜师仪式在听过师傅与徒弟的发言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我们的拜师仪式了。第一项:拜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终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万世师表。我们应以孔子为榜样,以工作为本位,以教育为生命!)请我们的师徒面对孔子像,正衣冠行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成。第二项:敬茶有请师傅上座,徒弟为师傅敬茶,表心意。敬茶!第三项:拜师傅请徒弟上前,行拜师礼:①一鞠躬感谢师傅今后辛勤栽培,无私奉献②二鞠躬师徒承诺,勤奋努力,今后共创佳绩③三鞠躬师徒携手共进为七一实小再添光彩礼毕,请师父为徒弟送上《安县七一实小青年教师成长手册》六、师徒宣誓1.请师傅就座。请徒弟举起右手,一起庄严宣誓。誓毕2.请徒弟就座。请师傅举起右手,一起庄严宣誓。誓毕七、来宾讲话老师们,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这庄严而难忘的时刻。现在,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邀请尊敬的XXX讲话!七、集体合影留念、礼成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在每一位徒弟的心中都暗暗下了决心:诚心、精心、细心、耐心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态度;勤学、勤问、勤看、勤听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方法;成长、成熟、成才、成功是我们拜师学习的目的。相信我们各位指导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的年轻教师也一定能够做到虚心请教,认真落实。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请领导和师徒合影留念)安县七一实验小学“师徒结对“拜师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第二篇:拜师仪式拜师仪式关于拜先生的道理,我的先生,牛高魁道长曾经讲过:自轩辕氏崆峒拜师学道以来,玄门拜师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了。可谓历史悠久。今天说的拜师,就是拜师学艺,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先生,和拜本师出家是两回事。出家时拜的师父称为拜本师,也称恩师,也叫师父,就是事师如父。这也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道教认为,出家是第二次投胎,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但是,修道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识需要了解,这就需要学习。一般出家三年后,经得住师父的考察,相当于考试合格,师父会邀请附近宫观的有德行的三、四个,或者七,八个道长,给弟子举行“冠巾”仪式,表明是真的出家人了。然后就鼓励弟子下山,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们说的“拜师傅”。和“拜师父”意思上有些区别。这个师傅,就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也。“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榖梁传》中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战国时期称老师为师傅,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这里的“师傅”与教学关联,显然指的是老师。http://weibo.com/taijipeiwei希望道教能够良好发展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拜师仪式主持稿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