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第一篇: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案例某公司2002年1月接受捐赠的全新设备一台,已于当月收到并交付公司管理部门使用(无需安装)。根据有关凭证资料确定其价值为60万元人民币,预计使用5年,无残值。该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3111号会计科目“资本公积”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会计科目“资本公积”使用说明中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按确定的价值,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时,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贷记本科目(其他资本公积)。”该公司接受捐赠设备入账时的账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600000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6000002002年2月至12月,该公司对该设备的使用按月计提折旧10000元,并相应对资本公积进行了内部计转。该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10000贷:累计折旧10000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0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002002年12月,公司将该设备以49万元的价格出售(无清理费用)。因为该设备原价60万元,已提折旧11万元,其净值为49万元,加上无清理费用,因此该设备出售无清理收益。该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为:借:累计折旧110000固定资产清理490000贷:固定资产--×设备600000借:银行存款49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490000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490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900002002年,该公司会计核算利润总额为2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除接受捐赠设备项目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外,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年终在计算应缴所得税时,根据财税字[1997]77号文件和国税发[2000]8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纳税项目调整。财税字[1997]77号文件中规定:“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出售该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或进行清算时,若出售或请算价格低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资产价格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若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0]84号文件中规定:“下列资产不得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一)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和出租给职工个人且租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而纳入住房周转金的住房;(二)自创或外购的商誉;(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该公司年终计算应纳所得税时,根据财税字[1997]77号文件规定将接受捐赠的设备按60万元调增了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国税发[2000]84号文件将计提的折旧11万元调增了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适用的33%的所得税率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并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应纳税所得额=200+60+11=271(万元)应纳所得税额=271×33%=89.43(万元)相应的账务处理为:借:所得税8943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894300分析该公司的上述会计处理不恰当,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接受捐赠设备入账时的账务处理不妥该公司接受捐赠的设备入账时,按确定的价值60万元全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是不恰当的。我们从财税字[1997]77号文件中的规定可知,公司未来出售该接受捐赠的设备或进行清算时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接受捐赠的设备未来应交所得税是由于接受该捐赠设备所引起的,不能把未来应交的所得税作为所得税费用冲减应交税金时期的利润,而应当将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在接受捐赠的设备入账时记录为准负债形式的递延税款。接受捐赠的设备入账时,贷记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应当是所确定的该设备的价值减去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接受捐赠的设备入账时的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2341号会计科目“递延税款”使用说明中作了恰当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应按本制度规定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确定的价值计算的未来应交所得税,货记本科目,按确定的价值减去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企业使用、摊销或处置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时,按规定应交的所得税,惜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不正确该公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接受捐赠的设备原价为60万元,在无清理收益的情况下,却调整为按71万元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明显多计11万元,从而导致应纳所得税额多计36300元。造成多计的原因,并非税收文件规定不合理,而是对税收文件的理解不当。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仅可能是设备之类的固

努力****恨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