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改心得体会.docx / 文档详情
教改心得体会.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3万字
约39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改心得体会.docx

教改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改心得体会

第一篇:教改心得体会教改心得体会自2011-2012第一学期开学以来,我院选择2011级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和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两个专业四个班,共计123人进行了教改试点,并以此作为学院的窗口和亮点提升学院的品牌,促进学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年多来,各个专业的任课教师探步前行,高效课堂的构建初见端倪,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初见成效,这是值得可喜的开端。特别感到欣慰的是各位参与教改的老师立足于自身教学实际,各显特色来构建高效课堂,本着多研究、多实践、多总结、多交流的原则,通过深化、提升来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研究,让我们大家坐在一起,相互借鉴、共同促进,我认为这次阶段总结使我更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议、交流活动中,让我自身也得到了成长,拓宽了教学眼界,同时也更认识了推进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教学改革的推进也为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活力。到现在教改工作已经进行到第二年了,回想这一段的教学探索,感受颇多。一、进行教学改革是必须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模式,课堂有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学习更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的过程,因而应该彻底改变原来的授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变成学生参与和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有可能有质的飞跃。二、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所谓,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所以,在课改进行之初,我们所有参与教改的教师们共同交流、讨论自编出了一部分实用教材,保证了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所谓开放,是指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学生世界、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三、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我们一致认为,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能够最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留给学生们充足的课余时间,使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多方面的渠道去查阅、收集与本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们把问题自己理解后在课堂上由学生们负责讲解,而教师们则主要在“引导”上多下功夫,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但绝不是主角。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们可能想得比教师全面。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将要做的实验、实验结果自己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汇报,这样还可以加强学生们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有信任学生,把机会交给学生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高效率发挥提问的应用。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同时要问四、五个学生,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像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的读参考资料也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要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学生评判正确与否。五、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们首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六、使学生爱护仪器,节约实验材料,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改心得体会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