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第一篇:教案---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知识与技能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教学难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处于平衡状态,有的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比较常见,而且很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新课教学(一)知识准备1.复习共点力的概念,做探究一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探究一、画出下列静止的物体所受的力,并且判断是不是共点力(1)小球所受的力(2)木块所受的力2.什么是平衡状态?师生讨论后总结:如果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实验探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从运动学角度分析加速度为零(从概念中得出)平衡状态是指速度为零的状态吗?不是,例如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虽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2、从力的角度分析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下而处于平衡时,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共线,合力为零;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任意两个力可用一个力来代替(化成二力平衡),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受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合力为零。大量的实验证明也是这样可见“合力为0”就是物体平衡的条件F合=0或Fx合=0且Fy合=0,(其中Fx合为物体在x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Fy合为物体在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例1:沿光滑的墙壁用把一个小球挂在A点,足球的质量为1Kg,.小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30.求悬绳对球的拉力T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F.(g取10m/s思考:1本题中选哪个物体为研究对象?2分析你选择的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总结:1、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BA02、既可以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合成法),也可以将其中一个力分解(分解法)进行求解3、感受合成法与分解法的区别物体如果受更多的力呢?用什么方法解决呢?例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求水平面对物体的弹力和摩擦力。总结:物体受三个以上力作用时,最好利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为物体受合力为02.求解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3)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选用力的合成、分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4)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课后练习如图所示:重为G=10N的小球在竖直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已知oF挡板也是光滑的,求:(1)挡板对小球弹力的大小;(2)斜面对小球弹力的大小。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第二篇:共点力的平衡说课稿《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说课稿马荣光一、说教材这一章是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所以教学中可以将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当作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来处理,因为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一般可视为质点,这样得出平衡条件比较简捷,同前一章的联系较为紧密。但在教学中就注意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肯定是静止的”的错误认识,为了全面认识物体的平衡,教材在例题的安排上注意了这一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演示实验,推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四、说教学方法及教学用具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教学用具:演示物体一个,弹簧秤三个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处于平衡状态,有的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比较常见,而且很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二)、新课教学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

念珊****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