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体会(大全) 第一篇:教育体会(大全)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种非常熟悉的课型——自习课。那怎样认识自习课,又是怎样上自习课的呢?你们是否充分、高效地利用好了每天的自习课?你们的自习课是否真正收到了最佳效果?在这里说说我的想法。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自习课。所谓自习课就是我们自主、自我学习的过程,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完全自主的空间,相对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保障知识前后贯通的延续性,并达到自我的完善、发展、巩固、提高、升华。态度决定一切。自习课与其他正课一样,应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习小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自习课紧张、有序、高效地自主学习,我们不能把自习课看作自由的天堂、放松的空间,切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身边的同学每分钟都在与你进行着无形的竞争,比品质、比毅力、比认真、争时间、争效率,我们应树立惜时观念,提高时间利用率。自习课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没有目的随意性学习,就如大海中没有航标的孤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不能凭自己的兴趣,好恶决定学什么,切记产生偏科现象,一条腿走路,势必会落后。自习课是一个很好自我省察的空间,包括各学科及态度、方法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自习课上的查漏补缺应是主旋律,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各学科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夯实基础,大力抓好自己的薄弱学科,并巩固提高自己优势学科,主动寻找突破点,老师不留作业并不意味不做题,而是要主动针对每一学科学情,抓弱点、重点、反复练,并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消化巩固、提高、拓展、延伸。“温故而知新”,也可参考老师提出的目标要求,搞好补差,由被动的学到主动的尝试、探究,在自我测评、纠错中提高,你会发现学习也充满了快乐。自习课上遇到困难,独立思考、克服依赖心理,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成果,你会更多的体味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会增强你的自信和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利用自习课搞好天天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的循环,相信你的成绩会有质的飞跃。按照老师要求,针对性地做好新课的预习,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在新旧知识联系中保证知识连续性。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吧!希望每天都看到你们渴求知识的双眼,快乐的笑颜,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和优异的成绩。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关键对不同的同学应采取不同策略。比如在处理自习讲话问题时,你首先可以争取对不安静自习环境颇为反感的同学,发动他们成为“同盟军”,劝阻身边同学;而对那些因周围有人说话而随波逐流的同学,课下谈心是好方法;最后是那些“刺头”,最不安分,带头破坏纪律的,你就要拿出班长的威信,可以联合其他班委一起严肃批评他们的行为,甚至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班级舆论制止他们,再不奏效就找老师帮忙,这不是打小报告,而是为班级服务。“如何上好自习课——写给高三同学的第17封信”的更多相关文章如何上好自习课——写给高三同学的第17封信如何上好自习课——写给高三同学的第17封信。你们是如何认识自习课的呢?你们又是如何上自习课的呢?你们是否充分、高效地利用好了每天的自习课了呢?你们的自习课是否真正收到了最佳效果呢?误区三:自习课就是作业课。自习课在每科茫茫的作业题海中被动地鏖战,在无休止的作业、练习、报纸中无法摆脱,每节自习课总是在疲惫中度过,认为作业才是自习课的主旋律,繁重的课业负担造成学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障碍逐步形成。当代中学生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关于课堂教学_江山依旧_新浪博客2010-12-20xgj1234569.老师应多与学生交往,有一点我也感觉到了,好像老师是猫,学生是老鼠,很怕老师,如果老师多与学生交往,多到操场上、班级中与学生一起玩,使同学们觉得您不再是一个老师,而是一个与自己一样的“小孩”,那么,差生不懂的问题也就敢大胆地问,而且有助于师生感情的融合。您说这样的老师谁会喜欢呢?51.大多的老师都非常严肃,不喜欢与学生做近距离的沟通,但是,要知道,同学们很想与老师做近距离沟通,上课做老师,下课做朋友。教育分析:“破窗效应”带来的教育思考2010-11-09夏之雪舞教育分析:“破窗效应”带来的教育思考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摆放在某社区,几天后发现这辆汽车仍然完好无损。于是,他将这辆汽车的一个窗户打破,结果没多久,这辆汽车的其他几个窗户也被打破了。有时候你就会纳闷,乱糟糟的教室里怎么还会有一个老师在啊!同样,老师上课也是这样,有的老师上课纪律不好,是因为他一开始没有把学生“镇”住,学生养成了上课乱讲话的坏习惯。当代中学生给老师的60条新建议2009-04-27双眼皮当代中学生给老师的60条新建议当代中学生给老师的60条新建议。9、老师应多与学生交往,有一点我也感觉到了,好像老师是猫,学生是老鼠,很怕老师,如果老师多与学生交往,多到

明轩****l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