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研室述职报告 第一篇:教研室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现将一年来个人和初中部的工作情况向各位汇报。根据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研院的工作布置,围绕“三院”工作主题和院党委提出的工作思路,遵循“研究、指导、服务、提高”的工作原则,工作情况如下。一、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部门工作上台阶。按照院党委工作布置和要求,注重提高部门每一位教研员的政治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认真学习政策法则及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献,提升自己的政治修养,提高对教育本质及教育改革认识的高度,尤其是部门党员和非党员同志都认真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认真记笔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联系工作实际。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能够理性的、客观地对待自己及部室的工作,能够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二、宏观指导与深入基层学校调研相结合,抓好常规教学。不讲究空话、不说大话,脚踏实地、实实在在抓新课程的教学常规,抓新课程的落实。新课程实施一个阶段以来,初中教研部的工作重点,仍是“优化课堂教学,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贯彻教研院和部室“抓大放小”的工作思路和要点,布置了各学科具体的教研工作计划安排。各学科都很好地组织了学科教学的研讨和优秀课的展示,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同时培养了一批课堂教学有风格、有特色、教学效果好的中青年教学骨干。一线教师对该项活动反响很好。同时教研员经常深入基层学校,通过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与教师座谈研讨,与学校领导交换意见等,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行为,有较大的提升,使新课程的实施规范化和常态化。使哈尔滨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顺利、有序、平稳的提升。深入调研时,对基层学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等有进一步了解,并采取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与行政部门相沟通等措施。对教研室有针对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不断提高我市的教学质量起到很好地作用。各学科教研员都围绕着市教育局提出的工作要点工程和院的中心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深入各区县抓教学常规的指导与管理。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如新课程课堂教学带有盲目性、三维目标落实不好,教学效率低,学生课业负担重等滞约深化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把聚焦高效的课堂教学,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每学科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专题讲座、教学赛评、说、讲、评等活动,平均听课80余节。三、重点抓好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工作。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局和教研院把对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教研和培训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工作。寒暑期将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集中进行了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反响很好,培养和提升了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各学科又进行了送教下乡,送教教师和学科教研员与农村教师展开对话与交流。进行学科专题讲座与送课交流,研究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由于教研室认真组织和实施,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从2009年中考的成绩来分析,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生活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等相关报刊也做了报道,社会的反响很好。四、以新课程实施为依托,深化校本研修,做好岗位大练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始终是教研室伴随新课程要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学科以多种形式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人数较少的小学科,以区域、校际联合或网上交流的形式进行,校本研修对我市初中课改的顺利,高质量的实施起到了保障。大练兵活动是教育局和教研院根据我市新课程实施的实际,在新形势下,开展的一项促进“四支队伍”全面提升的一项举措。初中教研室依据局和院里的具体安排,布置和开展该项工作。制定了各学科大练兵的具体内容,学科教研员深入县区学校进行研究和指导大练兵活动,促使基层教师形成学习之风,研究之风,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有效的工作。年末各区县和部分学校作了阶段总结、交流和展示,得到教师的满意。圆满完成市级骨干教师和兼职教研员的考核与培训工作。对哈市中考学科市骨干教师千余人进行了中考命题工作培训。对哈市中考命题工作的顺利做了前期准备。五、做好课程改革的总结,扎实高效地推进课改的深入发展。哈市初中课程改革已经过一个循环有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2009年中考改革的平稳运行,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肯定与赞赏,使我市初中课程改革逐步趋于成熟与稳定。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思考与要解决的问题,按着局和院的工作布置,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的实施以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变化与提升;学生思想、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变化与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程计划的实施与管理;中考及教

书生****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