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选调考试2 第一篇:教师选调考试2教师选调考试2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2、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3、数学教育评价的可行性原则强调评价应具有可操作性。()4、从外延上看,两个数学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而它们外延相加之和等于邻近的种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对立关系。()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6、下列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2+x是一个正数,则x一定是正数。B、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一正一负。C、-a表示一个负数。D、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加数。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平面截一个球,得到的截面一定是圆。B、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以是五边形。C、棱柱的截面不可能是圆。D、图B是几何体A的左视图。AB9、“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A.属加种差式定义法B.发生式定义法C.列举定义法D.约定式定义法10、奇数与偶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A.同一关系B.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D.对立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1、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有()。A、表象B、判断C、推理D、想象E、直感12、π是()。A、自然数B、整数C、非负数D、有理数E、无理数13、下面的平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长方形B、正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E、圆形14、《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四个方面。A、知识与技能B、数学思考C、解决问题D、情感与态度E、思想教育15、数学思维品质主要包括()。A、思维的深刻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敏捷性D、思维的批判性E、思维的独创性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6、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和的一门科学。17、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智力品质可以分成和两类。18、统计与概率领域在第二学段主要包括和等内容。19、按照评价的参照标准不同,数学教学评价可分为、和。20、和是学生数学认知的两种基本方式。21、若x=-1时,代数式的值为6,那么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22、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1、2、3、4、5六个数字,现任意掷该正方体一次,则朝上的数字是奇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23、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输入阶段、和操作阶段。24、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障碍是、________。25、儿童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两种方式。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6、数位27、有意义学习28、空间观念29、创造性思维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0、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1、什么是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概念形成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第二篇:教师选调考试4教师选调考试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建立为起点,数学的发展进入了()A.初等数学时期B.变量数学时期C.近代数学时期D.现代数学时期2、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是()A行为主义的学习观B.认知学派的学习观C.人本主义的学习观D.建构主义的学习观3、奇数与偶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A.同一关系B.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D.对立关系4、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善于根据条件或问题的变化转换思路,说明思维具有()。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批判性5、数学思维的核心是()A.直觉思维B.直观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6、发散思维又称()A.求同思维B.求异思维C.集中思维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7、“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A.布鲁纳B.皮亚杰C.加涅D.奥苏伯尔8、从两位数乘法法则到三位数乘法法则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过程。A.同化B.顺应C.平衡D.适应9、某餐厅共有7名员工,所有员工的工资情况如下所示,则餐厅所有员工工资的众数、中位数是()人员经理厨师会计服务员人数1213工资数1600600520340A、340520B、520340C、340560D、560340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基础性B、选择性C、发展性D、普及性E、应用性12、数学

俊英****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