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面试常见问题 第一篇:教师面试常见问题面试常见问题集锦(一)教学1、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2、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3、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4、为什么学生会偏科?5、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6、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7、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8、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9、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10、你这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11、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12、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3、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14、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二)班主任1、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2、激励与批评都是一种教育手段,你倾向用那一种3、主题班会有那些类型,你怎样组织班会4、请你描述青春期男女学生的心理特点5、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怎样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比较好6、请讲述一件最能让你感动的师生情景7、如何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8、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形象有那些9、何谓“班级文化”,怎样营造?10、班主任有多种类型:警察式、妈妈式、民主式,你认为那一种类型教师更有利于学生教育11、“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是谁的教育思想,怎样贯彻12、“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13、什么是“班级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话,你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14、许多学校为什么强调学生穿校服,除了整齐外,还有别的意义吗15、你最欣赏的班主任是那一种类型二1、介绍你自己的教育背景;2、介绍你自己的家庭环境背景;3、谈论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4、谈谈自己作为老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5、谈论自己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6、谈论自己在教学环节当中有什么优势和劣势;7、谈论你应聘本校的动机和理想;8、谈谈你对教育你自己专业与从事教学学科的联系;9、谈谈你自己的个性特征,是否外向,内向,是否有幽默感?10、谈谈你自己的情绪特征,是否精力充沛,有朝气,能够吸引学生?11、谈谈你的人生观;12、谈谈你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与看法。三问题:1.你的特长?2.你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3.教师这个职业有发展前途吗?4.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如何处理?5.你对学校有什么要求?6.你觉得怎么样做才算是优秀的教师?7.什么情况你会辞职?8.你觉得老师的收入多少比较合适?9.你用什么办法让不喜欢你的学生变的喜欢你?2009年全国教师招聘面试常见问题(含答案)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Langzi认为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满意,喜欢听!Langzi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Langzi很赞同,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Langzi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1、“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2、“博学”是备课

宜欣****外呢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