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学会分会工作总结 第一篇:教育学会分会工作总结我校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现科研兴校发展战略的需要,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一支适应新课改、具有超前理念、业务精良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将我校教育科研和教育分会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立足本校,加强管理和培训。学校领导班子加强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从制度上约束教师参加培训。1、坚持校本培训与教科研相结合。(1)抓实常规备课、教学。(2)定时进行新课程的培训。为把校本培训落到实处,学校科研室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使每次培训做到有主讲、有内容、有考核形式,如各学科由教师组长对学科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要求教师结合所学内容写体会。学校结合时政培训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2、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为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胜任教学工作,在教研组内开展了拜师学艺活动,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上课、听课、评课的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逐步走向成熟。青年教师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3、加强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及辐射作用的发挥。学校制定出详细计划,加强了对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并注重考核,要求骨干教师就自己教学经验写课改的经验,为全校教师上公开课。二、加强了“十二五”期间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提高了科研课题质量,使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三、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整合资源,形成共同发展目标在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指导下,我们除了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外,还积极挖掘和开发校内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并将“沟通—认同-整合”的办学理念融入师资队伍建设,把提升教师主动发展意识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个体价值的实现激发专业发展动力2、骨干引领,优化教育资源我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研究实践中的引领、辐射作用,制定本校校级骨干教师评聘、管理与考核制度,发挥这部分教师在校内的引领作用。教师们共享教育资源,不仅促进了教师间情感的融合,更达成了彼此间的合作。每学期骨干教师要展示一节研讨课、做好一次专题讲座、引领组内教师开展互助式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进行反思与重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提供了教师间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机会。3、举办论坛,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举办教育论坛营造“和而不同”的氛围,一方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教师的反思,教师的个体差异起到提携、互补的作用,进而公共知识被转化为个人知识,个人难题转化为公共话题并通过集体的力量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构成一种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促进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4、倡导读书,创建学习型组织总之,我校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四、重视借鉴外来经验为我所用。1、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学校创设条件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物质保障,并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回来后及时汇报,把新的经验传递给其他教师,获益匪浅。2、诚邀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通过专家学者的新授,教师开扩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五、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到学院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完成学院布置的各项任务,及时取送文件材料,征订书籍等。六、积极做好教育学会分会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征集工作。我校多名教师参加了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参评活动,获得证书,收获很大。第二篇: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2011年工作计划(转载)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2011年工作计划本会于2009年11月在原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2011年工作计划(转载)。一年多以来,三个工作委员会分别做了组织机构的基础建设工作、发展理事单位的申报工作,组织开展了一些学术活动,初步开创了新的工作局面。在总结一年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细致的酝酿和充分的协商,2011年本会计划开展的工作如下。一、会议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讨会(一)主题起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承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时间3月下旬3天地点北京参会者小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教学组规模15人2.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研究活动主题科学阅读的意义、作用与教学承办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海门市徐杰名师工作室时间4月下旬3天地点江苏省海门市参会者小学科学教师、教研员,小学校长,科普教育工作者规模70人3.第二届启发·创新绿色生态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围绕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和“国际化学年”的倡议,对小学科学课当中环保理念的可持续性传播进行学习和尝试,对未来环保科学课进入小学课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承办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北京汉霖文化发展中心时间

慧颖****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pdf
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pdf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