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真题(2010年)(共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3万字
约54页
0
4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学考研真题(2010年)(共5篇).docx

教育学考研真题(2010年)(共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学考研真题(2010年)(共5篇)

第一篇:教育学考研真题(2010年)教育学考研真题(2010年)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2.“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4.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A.成熟论B.性善论C.人本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5.“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教育准备生活说B.教育适应生活说C.教育超越生活说D.教育改造生活说6.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放教育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B.中央、中心城市、市县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7.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A.精英化阶段B.大众化阶段C.普及化阶段D.全民化阶段8.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外观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9.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A.发现教学模式B.掌握学习模式C.范例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0.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A.教学策略B.教学模式C.教学目标D.教学设计11.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教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学生乙:让他加入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丙: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学生戊: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戊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A.团结同学,关心集体B.尊敬师长,孝敬父母C.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1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Ⅰ.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Ⅱ.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Ⅲ.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Ⅳ.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A.Ⅰ、ⅡB.Ⅱ、ⅢC.Ⅲ、ⅣD.Ⅰ、Ⅳ14.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文史教育C.轻视礼乐教育D.轻视科技教育15.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A.孝廉B.达于教化C.贤良方正D.茂材16.国子学始立于A.西晋B.东晋C.南朝D.北朝17.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是指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A.礼乐B.礼法C.仁义D.天理18.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A.大都授B.下帷讲学C.讲论讲会D.转相授受19.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A.《论语》和《孟子》B.《论语》和《中庸》C.《孟子》和《中庸》D.《孟子》和《大学》20.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A.人性如素丝B.人性无善无恶C.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D.人性具有稳定性21.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涵养道德B.开发“民智”C.发展人的个性D.造就“完全人格”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育学考研真题(2010年)(共5篇)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