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数学同课异构感想.docx / 文档详情
数学同课异构感想.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6.2千字
约11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同课异构感想.docx

数学同课异构感想.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同课异构感想

第一篇:数学同课异构感想小学数学“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11月23日我参加了肥城市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数学观摩研讨会,旁听了5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分别是河西小学孟宪芹老师执教的《图形的周长》、实验小学李焕老师执教的《倍的初步认识》、师范附小和风娟老师执教的《图形的周长》、龙山小学李铃春老师执教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白云山小学武菊老师执教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通过旁听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河西小学孟宪芹老师执教的《图形的周长》一开始一个小魔术就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住了,这种导入方式很新颖也抓住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增加了学生们探究新知识的迫切心情。旁听完实验小学李焕老师执教的《倍的初步认识》后,我整理了一遍听课记录,发现李焕老师在这节课的讲授上运用了很多“比较”的方法,比如在让孩子找出海螺的只数是扇贝只数的几倍时,通过列出几组数据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规律,通过将“画图法”与“算式法”放在一块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都体现了李老师这节课对“比较”的完美利用,尤其是李老师的一句“会学习的孩子会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更是凸显了“比较”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师范附小的和风娟老师执教的《图形的周长》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课件最后以闯关的形式出了3个题目,学生做对一道题目就闯过一关,这种形式也很新颖,学生们对这种形式的练习热情度很高,做题的兴趣也就变得很高了。和风娟老师还有一个小地方我感觉也非常值得我学习,那就是课件中的练习题运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喜羊羊与灰太狼,当这道题目一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听到有的学生兴奋的说“喜洋洋!”,学生对回答这道题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在课件中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元素,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这一点和风娟老师做的非常棒。下午旁听的两节《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课,李老师和武老师都采用了先设猜想,再带着学生们去验证的教学方式,并且两节课的练习度都很高,都能让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识。两位老师都是通过复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来导入的新课,但是我感觉李铃春老师的导入方式更新颖、对学生知识的考查更全面,李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上4个3,然后让学生在这4个3之间填上运算符号或者括号让这个算式等于0,学生们给出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总之李老师的这种复习导入方式效果更好一些。以上五位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五位老师都能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学生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总之,这五位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第二篇:同课异构听课感想同课异构听课感想秦皇台中心学校马艳非常有幸能够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听完课后,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些感想在这和大家交流一下。一、课堂设计“妙”尽管是同样的课题,不同的老师设计的却是截然不同。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同样是讲序数词,有的老师讲序数词整理总结;有的老师借助情景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利用给小矮人穿鞋子,来讲序数词要加th;有的老师借助月份,第几个月份用英语怎么说引出序数词。同样的课程,有不同的课堂设计,他们的“妙”之处就在于老师们真的下了功夫,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了。这正是我在教学中需要学习的,有时候懒得考虑太多,一种设计就好了,而往往忽略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教学设计会更好些。我觉得想的多了,思路多了,肯定是进步的快。同一年级不同的班级,若是在四个班中上不同的课不现实,那能否上两节课堂设计不同的课呢。二、课堂基本功“实”老师们的基本功很扎实,课堂语言组织严密。像堡集实验的苏海燕老师,一位新老师,上课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看不出一点紧张。教学内容有时看来有些多,而老师们上的课却让学生们感觉不到内容的多,这就需要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来进行教学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数学同课异构感想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