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 第一篇: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数列和式不等式的证明策略罗红波洪湖二中高三(九)班周二第三节(11月13日)数列和式不等式的证明经常在试卷压轴题中出现,在思维能力和方法上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往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这类不等式的证明,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利用S1na1q来证明也能事半功倍,下面用几个例子来简述数列和式不等式的证明S1na1q常用策略。一、基础演练:1、等比数列{an},公比为q,则{an}的前n项和Sn为()na1(q1A.)ana1(1q)1(1qn)a1q(q1)B.na1C.1qD.11q2、正项等比数列{an},公比为q,0q1,{an}的前n项和S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S1na11qB.Sa11qC.Saann1qD.Sn11q3、正项数列{a},{a的前n项和Sann}n,要证明S1n1q,其中0q1,可以去证明()A.an1qB.an1aqC.an1qD.an1aqnnanan二、典例精讲:例1、等比数列{a1n},a11,q2,{an}的前n项和Sn,求证:Sn2变式1、正项等比数列{an},{a1n}的前n项和Sn,a11,Sn2恒成立,求证:0q2例2、已知数列{an},an12n1,{an}的前n项和S5n,求证:Sn2(Sn3?)aann变式2、数列{n1n},a3232n1,a11,{a3n1n}的前n项和Sn,求证:Snn2例3、(09四川理22)数列{an}的前n项和Sn,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a4ann5Sn1成立,记bn1a(nN).n(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2)记cnb2nb2n1(nN),{c3n}的前n项和Tn,求证:Tn2变式3、已知a1n2,求证Sn(1)a1(1)2a2(1)nan1(2)n3三、小结四、课后作业:1、等比数列{a1n},a12,q3,{an}的前n项和Sn,求证:Sn32、已知数列{an},an14n2,{an}的前n项和Sn,求证:S2n3第二篇: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基础知识回顾:放缩的技巧与方法:(1)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和通项公式特点: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一次函数或常值函数)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指数类函数)③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比”的形式④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拆成两个相邻项的差,且原数列的每一项裂项之后正负能够相消,进而在求和后式子中仅剩有限项(2)与求和相关的不等式的放缩技巧:①在数列中,“求和看通项”,所以在放缩的过程中通常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入手②在放缩时要看好所证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这将决定对通项公式是放大还是缩小(应与所证的不等号同方向)③在放缩时,对通项公式的变形要向可求和数列的通项公式靠拢,常见的是向等比数列与可裂项相消的数列进行靠拢。④若放缩后求和发现放“过”了,即与所证矛盾,通常有两条道路选择:第一个方法是微调:看能否让数列中的一些项不动,其余项放缩。从而减小放缩的程度,使之符合所证不等式;第二个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放缩,重新进行设计,选择放缩程度更小的方式再进行尝试。(3)放缩构造裂项相消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技巧:①裂项相消:在放缩时,所构造的通项公式要具备“依项同构”的特点,即作差的两项可视为同一数列的相邻两项(或等距离间隔项)②等比数列:所面对的问题通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常数”的形式,所构造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也要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如果题目条件无法体现出放缩的目标,则可从所证不等式的常数入手,常数可视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形式,然后猜想构造出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进而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与原通项公式进行比较,看不等号的方向是否符合条件即可。例如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可猜想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公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通项公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注:此方法会存在风险,所猜出的等比数列未必能达到放缩效果,所以是否选择利用等比数列进行放缩,受数列通项公式的结构影响(4)与数列中的项相关的不等式问题:①此类问题往往从递推公式入手,若需要放缩也是考虑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②在有些关于项的不等式证明中,可向求和问题进行划归,即将递推公式放缩变形成为可“累加”或“累乘”的形式,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累乘时要求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然后通过“累加”或“累乘”达到一侧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你****辉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