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数学之美(五篇范例).docx / 文档详情
数学之美(五篇范例).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9万字
约32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之美(五篇范例).docx

数学之美(五篇范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之美(五篇范例)

第一篇:数学之美数学之美——论数学与文学结合之美数字,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数学,创造了许多如诗如画的篇章。数学与文学相结合,产生的便是一种形式的数学美。数学,自诞生之日,便与美产生了相偎相存的关系。有位数学家极力主张数学同艺术一样美,这位数学家便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哈代。且听哈代怎么说“数学家的造型,同画家和诗人一样,也应该是美丽的;数学的概念应该就像词语和色彩一样,以和谐优美的方式结合起来。美不美是检查的第一关,蓬头垢面的数学不能与世长存。”力主数学美的,还有同是英国人的学术大佬罗素,他讲到:数学,如果公正的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像一样。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呢?数学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从国内的研究来看,有这样一些描述:“数学美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一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数学美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数学美是真与善的统一”等等。它表现在简单、对称、完备、统一和谐和奇异。同时也表现在数字的美上。本文主要讨论的便是数学和文学相结合产生的美。数学是文学的有力工具,鲜明的数学语言,使文笔充满活力,言简意赅,跃然纸上.比如数字成语,往往构思奇巧、形象生动、语言凝炼,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和强壮的生命力。如十个数字: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通八达、五世其昌、六根清净、七步成诗、八斗之才、九合一匡、十全十美。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更不乏数字美的诗句。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的几个数字的应用,便展示了一幅轻快飘逸的画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是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夸张。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脍炙人口,数字的运用深化了时空意境。他还有“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青松恨不高千丈,恶竹应须斩万根”表现出强烈的夸张和爱恨。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数字具有尖锐的对比和衬托作用。他的“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和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样,抒发迁客的失意之情,异曲同工,惊心动魄。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同样是壮怀激烈的。还有一些状似打油诗之作,也含有一定的哲理,如唐诗的《题白鸟归巢图》:“一只一只复一只,五六七八九十只,凤凰何少鸟何多?食尽人间千万石。”传说郑板桥见人赏雪吟诗,戏作:“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读来倒是妙趣横生。再比如,以数字入诗的唐诗“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三山半落青天外”(李白)、“四边伐鼓雪海涌”(岑参)、“五湖烟水独忘机”(温庭筠)、“六年西顾空吟哦”(韩愈)、“七月七日长生殿”(白居易)、“八骏日行三万里”(李商隐)、“九重谁省谏书函”(李商隐)、“十鼓只戴数骆驼”(韩愈)、“百年都是几多时”(元稹)、“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等等,数字和文学语言的结合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引人入胜。此外数学中的“对称”思想与文学里的“对仗”修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这样一句回文: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无论正看反看,都是同一个句子.而数学界也有一个至今未解的“回数猜想”:随意一组数字,比如617把它反过来就是716,把这两组数字相加,结果是1333,反过来就是3331;再把1333与3331相加,结果是4664,这就得到一个回数即无论顺着读还是倒着读,都是同一个数字.回数和回文何其相似.数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很难说是谁帮助了谁,融为一体则可能中肯一些.正因为数学美,所以她迷人;正因为她迷人,所以吸引着许多数学家终生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为她而献身。数学是自然科学之中这种吸引力和亲和力最强的一门学科!真正的数学家把不懈追求当作无比欢乐,而又将欢乐当成艺术享受。数学美,数学家才会乐在其中吧。所以英国大物理学家狄拉克才会说“上帝使用了美丽的数学来创造这个世界吧”!参考文献:[1]张楚廷.[2]易南轩.数学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数学美拾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第二篇:浅谈数学之美浅谈数学之美姓名:学院:专业:学号:摘要:通过重新了解认识数学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即对数学概念多方位的分析讨论与认识,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不同的美。数学之美主要概括为:形式美、奇异美和方法美。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数学史自然科学的语言,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美得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所谓数学之美,即数学中所蕴涵着的无穷魅力。关键词:认识;形式美;奇异美;方法美引言: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数学之美(五篇范例)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