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docx / 文档详情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8万字
约36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docx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

第一篇: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俞泳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GenerativeDesigninDigitalTimes——ConsiderationsofanExerciseofJointTeachingonBasicArchitectureDesign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一次建筑设计基础联合教学及其思考俞泳YuYong摘要生成设计是数字时代的一种设计方法。从一个关于形态设计训练的中德联合教学出发,结合当代建筑及艺术领域的数个实例,探讨生成设计的概念、背景及其对当前建筑设计的影响。关键词生成设计语言的转译程序设计方法论ABSTRACTGenerativedesignisadesignapproachindigitaltimes.Withanexerciseofformstudyandseveralexamplesofarchitectureandartwork,thispaperexpatiatesontheconceptandbackgroundofgenerativedesignanditsinfluencetocontemporaryarchitecturaldesign.KEYWORDSgenerativedesign,languageinterpretation,program,designapproachtheory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3959(2008)03-0004-06一“网格渐变”2003年,德国伍伯塔尔大学(UniversityofWuppertal)工业设计系诺伯特·托马斯(NorbertThomas)教授给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团队带来一个名为“网格渐变”的作业。这个作业曾被带到多个国家,借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差异。托马斯教授长期从事网格和线条的形态生成研究。例如有一份作业显示的正方形线条构图,是通过设定画面分割和线条位置的控制方式而生成(图1a)。另一份作业是同一思路下的另两个平面构成作品:画面中隐含着正方形网格,通过设定每个正方形网格中左右或上下两条色带的参数(红=1、黑=2、无=3),并选择不同的参数编码方法,产生无数结果,从中选择出最优图案(图1b)。网格渐变的设计过程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在两张互为图底关系的网格图案中,插入10~15张过渡图案,使首尾两张图案之间形成均匀连续的渐变。要求每张过渡图案本身不得存在对称轴;第二阶段截取其中一张过渡图案的整体或局部作平立转换,制作立体构成模型。由于均匀过渡和自身非对称的要求,学生需要计算出每张过渡图案的黑白比例,再设定一套渐变规则来控制图案中每个局部变化的位置和数量。在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决定两件事情,一是变化的规则,二是结果的优选。最终,在一种近乎游戏的设计过程中,两张十分简单的网格图案,借助不同的演变规则,获得了千变万化的结果(图2)。如此丰富的结果,源于这个作业所运用的设计方法——生成设计。它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区别在于:不直接设计最终结果,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演变规则,生成大量可能的答案,最后从中选择最优结果。其优势在于,它找到了一条打破头脑中固有的“形式霸权”、探索未知形式、获得最优设计的道路。这个简单题目中所包含的思路,成为解读当今“非线性设计”、“动态建筑”、“观念艺术”等词汇的一把钥匙。二语言的转译著名小说家余华曾经在一篇短文——《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中,记录了他中学时代的一段有趣的经历:“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对简谱发生了兴趣),可能是我对它们一无所知。不像我翻开那些语文、数学的课本,我有能力去读懂里面正在说些什么。可是那些简谱,我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我只知道我所熟悉的那些歌一旦印刷下来就是这副模样,稀奇古怪地躺在纸上,暗暗讲述着声音的故事。无知构成了神秘,然后成为了召唤,我确实被深深地吸引了,而且勾引出了我创作的欲望。我丝毫没有去学习这些简谱的想法,直接就是利用它们的形状开始了我的音乐写作,这肯定是我一生里唯一的一次音乐写作。我记得我曾经将鲁迅的《狂人日记》谱写成音乐,我的做法是先将鲁迅的作品抄写在一本新的作业簿上,然后将简谱里的各种音符胡乱写在上面,我差不多写下了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一首歌,而且是一首无人能够演奏,也无人有幸聆听的歌。这项工程消耗了我几天的热情,接下去我又将语文课本里其他的一些内容也打发进了音乐的简谱,我在那个时期的巅峰之作是将数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也都谱写成了歌曲。然后,那本作业簿写满了,我也写累了。这时候我对音乐的简谱仍然是一无所知,虽然我已经暗暗拥有了整整一本作业簿的音乐作品,而且为此自豪,可是我对着音乐的方向没有跨出半步,我不知道自己胡乱写上去的乐谱会出现什么样的声音,只是觉得看上去很像是一首歌,我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数字时代的生成设计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