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教学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背景故事初探(五篇材料) 第一篇:数学教学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背景故事初探数学教学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背景故事初探数学知识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曾留下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者如果能好好利用,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兴趣。一、故事引入,激起兴趣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吗?它是古埃及国王们的坟墓,雄伟、高大,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关于金字塔的故事。“2600多年前,埃及有个国王想知道刚盖好的金字塔的高度,请了个名叫法列士的学者解决了这个问题。法列士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国王的亲自驾临下举行了测塔仪式,当法列士确知他自己的影子等于他身高时,他发出了测塔的命令,助手们立即测出金字塔的阴影的长度,接着法列士十分准确地算出金字塔的高度。”想一想:“①在这个故事中,法列士为什么可以测出金字塔的高度?②是不是一定要等到影长等于身高时才可以测量塔的高度?”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以上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了解到有关金字塔的知识,而且容易激起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法列士的算法。由于这种算法实质就是正比例应用题的解法,因而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渴求感。二、引导探索,强化兴趣在学习“圆的周长”时,不少学生对π尽管有些了解,但不很透彻,仍有不少问题要问。例如:π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它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等等。如果单纯向学生介绍刘徽的“割圆术”,又因知识太深奥,起不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为此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特设计了如下的环节,让学生去模拟古代数学家怎样计算圆周率。(一)猜一猜。出示一组图:师:由图1看:圆的周长与直径的两倍相比,谁长些?生:圆的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师:由图2看,圆的周长与直径的4倍相比,谁长些?生: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师:仔细的观察图3,圆中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生:是半径的6倍,直径的3倍。师: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是大些还是小些?生:大些。师:猜一猜: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生:3倍多一些,不大于4倍。(二)议一议。师:圆的周长与哪个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最接近?师:由这几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生: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周长越接近圆。(三)动一动。拿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对折,再对折,打开后连接折痕与圆周的交点。这样就做成一个圆的内接正四边形。再拿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对折,再对折,打开后连接折痕与圆周的交点。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圆的内接正八边形。量一量正四边形和正八边形的边长,算出周长,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想一想:哪个正多边形的周长最接近于圆?哪个比值最接近于圆周率?(四)听一听。师介绍有关圆周率的史料。我国古代就有“周三径一”之说,也就是π=3。魏晋时,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指出“周三径一”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由此仅能计算出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他创造了“割圆术”计算出圆内接正192边形的面积,得到π=3.14,后来又计算出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更为精确的圆周率的值π=3.1416。成就最为辉煌的是祖冲之,推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的值。后来电子计算机问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67年π的值被算到小数点后50万位,1988年被推算到2亿多位,1989年被推算到10亿多位,现在π的值已被算到小数点后1万多亿位了,由此可看出,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整个过程的设计,前3个环节是铺垫,是引导学生探索π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猜一猜”首先让学生感受研究圆的方法——化曲为直,同时也培养学生在解题时应建立猜想、估算的意识。“议一议”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内接正多边形边数越多,周长就越接近圆周长,初步形成极限思想,为深入理解“听一听”打基础。“动一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量和算进一步感受化曲为直、极限等思想。第4环节是关键,通过史料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求π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它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我国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实状况和解决策略宕昌县八力九年制学校教师:李建斌随作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目前,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化,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我根据自己上课的体会和多次听课掌握的情况,呈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现状

听容****5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