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docx / 文档详情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5万字
约28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docx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第一篇:文言文中“而”的用法而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④吾尝终日而思矣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秦师轻而无礼。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⑤蟹六跪而二鳌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8、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9、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④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促织》第二篇:文言文中之字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一.作代词1.代人.如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2.代物.如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3.代事.如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4.指示代词.如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之”译作[那样“.二.作助词1.定语的标志.如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2.补语的标志.如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