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时期文学思潮.docx / 文档详情
新时期文学思潮.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3.2万字
约57页
0
5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时期文学思潮.docx

新时期文学思潮.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时期文学思潮

第一篇:新时期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思潮前言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1.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对周总理的歌颂和怀念。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末日的到来,也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2、政治的拨乱反正①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③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1977年至1979年,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二)文艺论争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一)文**流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主要作品: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等。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等。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重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腊月·正月》等(二)文学论争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①需不需要现代派;②现代派好不好;③现代派与伪现代派。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速化。(一)文学发展状况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老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主》等。1、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2、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3、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先锋小说: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锋小说”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新写实小说: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二)文学论争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新时期文学思潮

文档大小:5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