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本水泥制造行业清洁生产经验 第一篇:日本水泥制造行业清洁生产经验日本水泥制造行业清洁生产经验一、日本水泥制造行业的历史我国最早输入水泥是在元治、庆应年间,德川幕府用于建设横须贺制铁所,而依据大藏省关税局的公式统计资料,从1875年输入8t水泥开始,主要从英国和法国输入。1870年成立工部省,工部省技术官员宇都宫三郎于1873年6月建立深川撮绵笃制造所,1875年5月19日成功地制造出水泥,这是阿斯普金发明水泥后的51年,美国开始制造后的4年。1876年作为金禄公债的交换,实行武士阶层的家禄奉还制度,从政府申请资金贷款、变卖金禄公债或有担保后便可成立企业,在水泥制造方面,出现了山口藩士笠井顺八建立的水泥制造会社(1881年),板垣退助的川南水泥工厂(1882年)和爱知县令国贞廉平的东洋组(同年)等。不久,扶产兴业政策和金禄公债的发行使物价飞腾,于是官营工厂开始变卖给民间,就这样,1884年深川工作分局被浅野总一郎买下,成为浅野工厂。而水泥工业的形成又是当时近代工业产生的典型。生产方式是采用立窑(德久利窑)方式,而当时的粉碎技术尚不发达,原料是消石灰、河泥中的黏土,燃料是焦炭和无烟煤等。因此,当时的水泥工厂都建在河流沿岸,原料和燃料交替重叠码放点火,4~7天后停火取出熟料,用类似于研磨罐的东西进行粉碎。虽然己开始使用蒸汽汽罐机为动力,但基本上是手工操作。立窑的高度为14.5rn,直径3.7m,1次的产量为13t。浅野工厂拥有8套立窑,月生产能力为145t,水泥制造工厂拥有4套,月生产能力为71t左右。1883~1891年是成长期,大约在1891年确立了自给体制,在当时的工业制品中是为数不多的输出商品之一。而1891年的浓尾大地震证明了水泥建筑物的坚固,又逢日中战争供不应求,水泥工业得到了第一次飞跃性发展。1898~1914年是立窑方式的成熟期,并得到进一步长足发展,但在此期间,1903年浅野水泥东京工厂引进了成为近代水泥工业的鼻祖的回转窑,1913年小野田水泥第2工厂建成,建设了该装置的雏形。水泥被作为混凝土块、石村或砖瓦的粘接剂使用,1903年在京都建成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桥梁,1905年在神户出现钢筋混凝土建筑,也就是说,在?900年己形成近代化的雏形,而其确立是进入1910年以后的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日本经济迅猛发展,水泥行业迎来了1914~1921年的第二个发展期,由此,以前便己逐渐萌芽的近代化一举成功,也宣告了立窑时代的结束。回转窑可以作到连续运行,而且各个工艺由输送机械连接成套,生产能力大踏步前进,1916~1917年,引进了熟料冷却机,废气的循环再利用使能源得到节约,成本得以降低。1920年,小野田水泥率先实施余热发电,使电力自给一般化。1929年、浅野公司建成我国最早的湿式水泥工厂一西多摩工厂,1934年三河公司田原工厂引进最早的旋转炉等新型生产式样,此外,早强、低热、混合水泥等许多品种相继问世,煅烧窑规模也从目前为止的3~5000t发展到1万吨级的大规模,1914~1921年间,技术革命使水泥产业进一步腾飞。在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矿业生产指数在1941年的峰值以后逐年下降,而水泥是在1939年(619万吨),熟料在1937年(597万吨)的峰值以后急速滑坡,军需生产的倾斜政策使水泥产业早早地萎缩,对这方面进行补偿的混合水泥。终战时水泥生产设备所受到的损失比较小,但也有许多因无法修复而被荒弃,在几乎可以自由开采煤的1949年的产量不超过327万吨,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6月),以此为契机日本水泥产业进入复兴期(1950~1954)。由于朝鲜战争的特需、输出增大,以及从战时就己开始的国土荒芜、台风巨损的连续、煤产量增加并向电力开发倾斜和建筑浪潮等原因,水泥成为“三白景气”,此时复兴己结束。生产能力恢复到战前水平,1951年的熟料产量为680万吨。随后,水泥产业又迎来了第四个发展期(1954~1965年)。长炉、旋转炉、改良烧成法、立窑相继登场,电力形式好转使余热发电结束,并实施了从煤向重油的能源结构的转换,规模从1万吨增加到5万吨,搅拌混凝土得到普及,与此同时,散装水泥的输送也发展起来。1965年10月为摴葦,1970年为摲鍞的历时55个月的战后时间最长的“平稳景气”,以及“列岛改造景气(1971年12月'谷‟~1973年11月„峰‟)敚?973年日本的水泥产量7729万吨,超过美国,仅次于苏联,成为排名世界第2位的水泥生产国。1971年12月,三菱矿业水泥一三菱重工从在三菱矿业水泥东谷工厂设置NSP炉开始,与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厂家技术合作,相继进行了NSP炉的技术开发,这也意味着自明治时代以来,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并进行技术改造,使之成为最初的国产技术。另外,1971年1月

又珊****c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