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评写作“三板斧” 第一篇:时评写作“三板斧”时评写作“三板斧”蒋能首先声明,谈论时评,按时作业,抛砖引玉,班门弄斧:过去一板斧,刨根问底挖历史。历史是座智慧宝库,记录着成功和失败、光荣和耻辱、经验和教训、萎靡和辉煌。它像一个教师教育着我们,指导着我们,使我们呼吸着智慧的空气;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间的美丑、是非、善恶;像一位天使,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指引我们步入高尚的道德殿堂。特别是党成立90年、执政62年、改革31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的经验和智慧。写作时评多了解点历史,能够使我们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置身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当今的社会现象有一个更清醒、更透彻的认识,可以知兴替、明荣辱、辨对错、析是非,汲古铸今,扬善抑恶。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找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有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思想品质。本着以古鉴今、以史资政的思想,我写了《毛泽东推崇屈原仍有重大现实意义》,这样结尾:“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陨落了,但有毛泽东等许多伟人学士的推崇,屈原的杰作、美德和精神,仍像一座永不熄灭、光芒万丈的灯塔,照耀着、鼓舞着、激励着人们上下求索,开拓创新,走向胜利。我还写了《中国经济特区“三十而立”之时再忆小平》,如此作结:今日之中国,已经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新阶段;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是特区的延续点,更是新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战场,也是率先推进国家发展战略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英明的决策,也是邓小平心血的结晶。现实一板斧,而今迈步从头学。李大钊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社会制度,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理想都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但是共产主义不是空中楼阁,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需要经过许多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最低纲领是达到最高纲领的阶梯、基础和前提。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一步步成为现实。历史的发展规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首先必须立足现实,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做好现在工作。《今日诗》、《明日歌》或是《昨日诗》,都是劝人把握今日。只有今日事今日做,才不辜负昨日的成就,才能更好地创造明日的辉煌。我们更加坚信,立足现实才能稳步发展,现实中的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网时评理所当然要为此服务。于是,我写了《温总理“四最”评灾区重建让人三思》,尝试如此意愿,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高歌。撑起汶川灾后重建的美好家园?党的领导是支柱,政府指挥是大梁,全国人民支持是后盾。“这巨大成就和人间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中华儿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努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像毛泽东一样拜人民为师》,基于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35周年的感想: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党员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李源潮部长“拜人民为师”的要求,就要像伟人毛泽东一样,真正把“拜人民为师”铭刻在脑海里,溶化在血液中,体现在言行上。未来一板斧,明朝挂帆济沧海。人们常说,“从历史可以看到未来”。不过一般人大概都只能看到今天的事情,而对未来没有太多思考,对过去也没有仔细观察。伟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能够很自然地站到时间轴上。谁能够比较清楚地理解时间所扮演的角色,谁就会对未来具有洞察力,作出英明决策。人们应该记得,望城岗本是一处普通的地方,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代伟人邓小平“流放”至此,使望城岗举世瞩目。从将军楼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的一条小道,邓小平来来往往走了三年多。正是踏着这条小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反思历史,求索真理,设计未来,使得“小平小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相通,与改革开放的轨迹相连。缅怀一代伟人,打造红色经典,弘扬伟人精神,创造未来奇迹,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写作时评,理当突出以史“资政”,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现实科学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理当突出以史“育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教育好青少年,培育好党的事业接班人。着眼未来教育,2009年底,我写了《从毛泽东的生日宴说感恩》;着眼未来改革,2010年初,我写了《期待党内基层民主选举改革新年要有新动作》,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加快党内基层民主选举改革进程,就一定会把党内优秀人才自下而上地民主选举上来,从而形成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

春兰****8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