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docx / 文档详情
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1万字
约39页
0
3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docx

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

第一篇: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学院:植物医学学院班级:植保1604指的老师:周善跃姓名:李太稳学号:20160949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要求1.了解当年主要作物病害发生情况和病害种类,学习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方法。2.了解各地在病害控制上的主要策略和措施,主要病害流行情况,分析病害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3.学习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鉴定方法,学会在植物病害鉴定中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二、实习内容1.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和调查在田间主要根据症状特点进行病害诊断。首先应区别一种病害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在侵染性病害中应进一步区别是由哪一类病原引起的病害,需要认真观察所见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有无病征及其特点,发病部位,田间分布。同时从具体病害和现场实际条件出发,分析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特点。2.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采集植物病害标本,要求症状典型、病征明显,同时要注意采集病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特别是有性时期的标本,以便鉴定。采集时要做好采集记录,采到的标本要及时进行压制,定期换纸,保证标本自然逼真、不发霉、不变色。3.植物病害标本的室内鉴定对所采标本,依据具体情况分别用症状诊断和病原检查,查对有关资料进行鉴定,真菌病原要求鉴定到属或种。三、病害鉴定结果及描述1小麦叶锈病病状:叶片上有疱疹状病斑病原:(Pucciniarecondita=P.ReconditaRobergeexDesmaz.f.tritici).称小麦隐匿柄锈菌,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亚)门(Basidionmycota)、锈菌纲(Urediniomycetes)、柄锈菌科(Puccinaceae)、柄锈菌属(Puiccinia)。夏孢子单胞,球形至近球形,黄褐色,表面具细刺;冬孢子双胞,棒状,顶平,柄短暗褐色。冬孢子萌发时产生4个小孢子,侵染转主寄主,产生锈子器和性子器。性子器橙黄色,球形至扁球形,埋生在寄主表皮下,产生橙黄色椭圆形性孢子。锈子器生在对应的叶背病斑处,能产生链状球形锈孢子,与小麦条锈菌区分时,挑少许夏孢子,滴一滴浓盐酸或正磷酸,加盖玻片镜检,条锈菌夏孢子原生质浓缩成多个小团,叶锈菌则在中央浓缩成一团。采集时间及地点:2018年6月19日,莱阳校区2小麦白粉病病症:初发病时,叶面出现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病原:Blumeriagraminis(DC.)SpeerErysiphegraminisDC.E.graminisDC.f.sp.triticiMarchal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采集时间地点:2018年6月20日,胶州3.苹果轮纹病病症: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扁圆形,直径达1厘米左右,青灰色。多个病斑密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斑上有稀疏小黑点。病原:BotryospuaeriaberengerianadeNot.t.sp.Piricola(Nose)KogonezawaetSukuma该菌与干腐病菌同属1个种,但它是专化型。其小黑点是病菌的子座。1个子座含1个分生孢子器或子囊腔室。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采集时间及地点:2018年6月19日,莱阳4、玉米大斑病症状:下部叶片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病斑呈长梭型、中央淡褐色,外缘暗褐色。病原: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riumturcicum)分生孢子圆筒形,两端略尖,直或稍弯曲,淡青褐色,小斑病菌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向一方弯曲,橄榄色。采集时间地点:2018年6月19日,莱阳5、小麦赤霉病病症: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病原:Gibberellazeae(Sehw.)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普通植物病理实习报告

文档大小:3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