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智慧校园对教学需求深度满足的实践研究[5篇范文] 第一篇:智慧校园对教学需求深度满足的实践研究智慧校园对教学需求深度满足的实践研究三亚市第九小学何声尧***一、案例的主要内容、目标定位和计划愿景1、本案例主要内容:(1)收集学生基本信息、身体情况、学业成绩、获奖情况、成长故事等整个教学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学生数据库。(2)在三亚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基础上建立学校管理系统,收集学生数据,通过评测等工具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授课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3)探索利用数据库,结合教学实践,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效路径。(4)利用平台,丰富整合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校内外同步学习。(5)探索从学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过度到手机为载体移动端学校管理与教学。2、目标定位:(1)基于教学大数据的呈现和分析使教学走向个性化。(2)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库,实现校内外同步学习。(3)基于手机为载体移动端进行学校管理与教学。3、计划愿景:(1)家长达到的愿景每天家长都能够收到学校智能推送的关于孩子的每一天学习、健康、安全、生活等情况,并根据学习情况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所需的知识点资源。(2)为老师达到的效果从教职工的角度出发,提供满足其工作、生活、服务等的全面信息化服务。如通过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为教职工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查询如:教职工个人的办公、教务、财务、科研等的信息化。通过平台,老师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消息接收,审批,通知查看,移动办公等日常工作,并不需要通过进入其他部门的系统进行工作。遇到需要几个部门参与的工作时,可以一次性完成,不需要来回奔波。(3)为领导达到的效果站在学校全局的层面,将学校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基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为学校提供涵盖整个校园相关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领导需要部门相关信息时,直接通过智慧校园端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到各个部门去索要。同时若需要对一些请示进行批复,同样可以在这之上完成,极大地方便了领导办公,有效的提升领导的审批决策和办公效率。二、学校信息化软硬件和队伍现状我校建于2005年2月,校园面积141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024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2137名学生;教职工12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小学一级教师53人,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14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市级教坛新秀2人,学科带头1人,是一支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勇于科研与创新、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也逐步配有多功能广播系统、多媒体阶梯教室、多媒体班级教室40间、自动录播教室2间,拥有56座学生电脑室2间,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报告厅1间可以同时容纳约146人听课。学校每人都在三亚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开展学校管理、教学等工作。三、机制创新和保障措施1、学校利用原有《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所有的机制全部3通过云平台自动统计计算、公开透明化评比。2、学校支持(1)、凡被确定建设的特色项目,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各个教学改革等等相关研究费用。(2)、各项建设投入经费纳入学校统一预算,按方案按时拨付款项。(3)成立信息化推进小组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学校信息化工作是每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我校成立信息化推进小组,校长吕锐为组长,探索我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学校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式分析1、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管理跟不上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接入和使用互联网,各类信息终端逐渐普及;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实践开始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传播。但是面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辅助作用及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深度还未充分发挥,在这一背景下,本案例的实施的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对教学深度满足的实践研究,对于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生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传统管理无法满足凸现办学特色,学校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日益扩大,教育成本也不断增加,资源投入越来越多。要保

是你****嘉嘉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