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第一篇: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2.导入新课。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1)课件出示教材例题3图。(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3)动手操作。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出示教材上方情境图)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连成相应的图形。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5)组织交流。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6)师生共同小结。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二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2、能在方格之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3、让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课所展示的正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本课可分为三个环节:欣赏——探索——设计。导入阶段,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图案的特点。然后将图案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感知、探索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通过设计环节,让学生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我校教学设施先进,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图案形成的全过程。学生通过三年多来对新教材的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

夏萍****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