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第一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关于修改教材的一些看法《有余数的除法》(例2,例3)是一节诸多名师上过的经典课例。我也用这个内容来上了一节展示课,我把本来是摆花盆的情境,修改成摆正方形的情境来上,对于这样修改教材,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要说对修改教材的看法,先说说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难点,多数教案都把这节课的难点定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样确定难点是不错的,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难点,就是有余数除法的口算,此难点却不是本课的重点。例1的教学是表内除法的竖式,孩子可以口算表内除法。例2,则是有余数除法的产生,有余数除法的算理,竖式的学习。而到了例3,要引出那么多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如何引出?让学生计算出答案?感觉不太可行。所以“有余数除法的口算”这个难点,在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同时,在研究教材的时候,也发现例一和例二用的是相同的情境,也就是说情境是有延续性的,而到了例三,如果用教材的情境,“为什么余数只能是1,2,3,4?”“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孩子较难用情境去解释其原理。于是,我阅读了一些资料,对教材进行大胆的修改。用摆正方形进行教学。利用学生对正方形的熟悉,还有正方形其固有的特性,从用小棒摆正方形入手,让学生深刻体会“余数”的产生和概念。第一环节,我就问让学生猜教师信封里的小棒有多少根,可以摆成几个正方形。学生会猜8根,12根等刚好摆完的数量,教师提出“难道老师信封里的小棒都是能刚好摆完吗?”就开始有学生猜,9根,15根等等。让学生说说,你猜的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余数”的产生顺势而出。同时进入第二猜,“如果信封里的小棒都用来摆正方形,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学生会猜1、2、3、4、5根的都有,但是剩下4、5根小棒,有学生就会提出异议,“不可能剩下4或5根小棒,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于是,教师顺势说,“那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来摆正方形,看是不是剩下那么多根。”展开下一个环节。我认为第一环节,就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通过猜小棒,学生就对余数的产生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还为余数和除数关系的学习埋下了一大伏笔。在提出“为什么剩下的小棒只是1、2、3根,不可能是4、5、6根或者其他数量?”此问题的时候,学生很自然结合正方形进行思考,根据正方形的特性,就可以轻易解决此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当然此设计也有不足之处。如13根能摆几个正方形,怎么列式?便成为了学生的一个难点。一旦学生会列除法学生,剩下的诸如例三的一些算式,就可以根据观察自己摆小棒的情况,得出商和余数。就可以得出一组我们需要的算式,以供学生寻找规律。另:我用摆正方形为情境,那算式的除数都是4,而教材的除数都是5。个人认为除数是4,比5小,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这样更好。后来和老师们在研讨中才知道,为什么教材设计除数是5,是因为5的口诀比较好计算。相对教材的编排,个人认为有以下优点:1、利用正方形的特性,更好的建立了余数的概念,2、更好的突破“余数和除数关系”这个难点。3、根据树形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了孩子在口算有余数除法在本节课的难度。(此难点是下节课的内容)缺点:造成“13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这样的题目孩子不会列式,没有预知这样的题目学生有难度。当然,对于本节课的改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多得到教师们的意见。个人认为,以课本为载体,也可以跳出课本进行教学。但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刻的解读,以此为前提,为我们的学生打造更富有创造性的课堂。第二篇:有余数除法教学反思《有余数除法》教学反思有余数除法”是一节计算课,突破以往的侧重算理算法的教学是本节课的新要求。在设计课的开头时,本人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景----学生动手摆小棒游戏活动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已有的经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有余数除法,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接着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草莓和摆小棒----平均分数量不等的食物,在分的过程中明白分物品时会出现刚好分完或还剩一些的两种情况,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表象,感性地认识有余数除法。然后教学竖式和横式的书写格式,在竖式中再次感知建立“余数”概念,知道如何给商和余数写单位,这样的理解比较主动的、自然的、印象比较深刻。第三篇:有余数除法教学反思本堂课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现实生活,本课的教学就是一个关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余数除法教学反思。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人教版教材例4以学生熟悉的跳绳中的分组作为素材,教学的重点是让学在解答一组对比题后加深对除法意义以及商和余数所表示的

邻家****m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