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有效教学的方法.docx / 文档详情
有效教学的方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1万字
约20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效教学的方法.docx

有效教学的方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效教学的方法

第一篇:有效教学的方法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的讲座,我受益匪浅,讲座中提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看法与观点。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也说过:“明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无疑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参与,要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探索。本文就让学生在学会学习方面谈点粗浅的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学会参与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在数学中,激发兴趣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猜一猜、玩一玩等活动,来触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获取。例如,在学习“万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内容时,我请学生用1、2、3、5、6、7、8这七个数字写出四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并算出得数,看谁写的算式多,算得对。这一开放性的尝试练习,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一下子就写出了好多竖式,老师又要求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把写好的竖式进行分类,很快,学生就按“不退位”、“一次退位”、“隔位退位”和“连续退位”进行了分类,还能有条有理地说出思考的过程。老师只是在“连续退位”的关键处进行点拨,按常规两节课的内容,用一节课就学会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极佳教学的效果。二、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和成人智慧的区别不仅仅是知多知少的差异,更主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能力不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及其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我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积极鼓励那些和别的同学想得不一样,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启发他们不断地去探讨、去发现新的思考方法,在教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一次,一位老师借我班施教“鸡兔同笼”这堂兴趣课,其中有这样一道题:鸡兔同笼,有头8只、腿22条,有几只鸡?九只兔?按老师的教学思路,把8只都看作鸡,这样就有16条腿,(用图表示)还差6条腿再分别在每只鸡上添上2条腿变成兔,所以有5只鸡和3只兔。这时,就有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把8只都看作兔,这样腿就有32条,多出的10条腿,就在每只兔上去掉2条腿,有5只兔变成鸡,所以有3只兔,5只鸡。这位学生的思维过程相当清晰,她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在她的启发下,接下来的一些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两种方法来思考解答。平时,我也经常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尽量和别的同学想得不一样。久而久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从而拓展了思路,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提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培养每个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一个方向,让“问题”这个中介在课堂教学中去启动学生的思维,让“问”起到“思”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多学,多问几个“为什么”或“怎么办”,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会学习,极具创造性的学生。教学中,教师不但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一次数学兴趣课,我特意出了这样一道题:店里有苹果15千克,鸡蛋5千克,一共有水果多少千克?要求学生默读后列式解答,而且在一分钟内不要发表意见,结果有6位学生简单地把两个数加起来就算解答完了,还有几位学生则用15X1和15+0的算式进行了解答,其他学生则纷纷举手表示有疑问,有的说:老师,你是不是把条件抄错了?有的说:我觉得这道题不能解答,因为鸡蛋不是水果,要求一共有水果多少千克,只有一个条件不能算,这时,老师就紧接着问: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使两个条件都能用呢?这下可热闹了,有的说把鸡蛋改成桔子或其它水果,问题不变,就可以解答了,有的说把苹果改成鸭蛋,问题改成共有蛋多少千克;还有的说,条件不变,只要把问题改成苹果比鸡蛋多多少千克或者苹果的千克数是鸡蛋的几倍就可以算了„„我认为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经常鼓励学生质疑,而且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有效教学的方法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