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3万字
约23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

第一篇: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阅读训练】:1、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宫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B.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C.诗中所用的对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D.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3、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4、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2分)【参考答案】:1、C项所说内容并不是这首诗中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2、B项并不是讽刺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3、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1分)。4、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1分)。第二篇:越中览古李白教学设计越中览古李白教学设计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教学设计】一、导语设计由高一《勾践灭吴》导入。二、背景介绍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所写,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果然把吴国消灭。本诗写的就是这件事。全诗的基调是咏叹兼嘲讽。三、诵读提示1、首句叙述历史事件,“破吴”要重读。2、二、三两句属于“承”须连读,中间停顿应短一些。3、最后一句写诗人眼前的景象,在章法上是“转”。“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4、这首诗没有“合”,也可以说是把“合”留给了读者。因此,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四、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五、鉴赏要点今昔对比的描写明确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1、诗人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荣(前三句),而以今日的凄凉反衬(末句)。2、第一句写勾践破吴,众所周知,勾践之所以能破吴复国,是因为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而吴王胜利后却骄奢淫逸,自尊自大,胜负的教训可谓深刻。第二句写越胜吴后战士衣锦还乡的得意,这回轮到新的胜利者骄傲了。要问越军为什么这么快就忘了教训,且看第三句,原来宫中夜夜笙歌,勾践本人也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第四句点题,揭示了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历史上不可一世的胜利者是多么可笑可悲。李白在这里寄予了“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深沉忧思。六、比较分析我国古代许多大诗人都作过咏史诗,如李商隐《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注1、埭(dài):堤、坝,多用于地名2、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都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3、钟山即紫金山。传说诸葛亮看到金陵形势之雄,曾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隐看来,三百年间,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先后定都在此,并没有因此而免于亡国,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而不在地灵”(屈复)分析同:咏怀历史,寄托盛衰兴亡无常的感慨。异:1、李商隐《咏史》第一句写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而今却是一片汪洋,满目荒凉。第二句叙事,以竿挂降旗,形象地说明六朝相继覆灭。第三句说,从孙吴到陈亡,纷纷更迭,只不过是一场“晓梦”,这是在感叹。末句深化题意:说什么“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六朝都不免兴亡,哪里有什么“龙蟠”?这是讽刺,是议论。意思是,国家的存亡,不再天险而在人杰。2、李白的《越中览古》首句表明所怀古的内容,越王破吴雪耻凯旋。(详见前页)。这是首“篇终出人意表”的好诗。七、小结李白的《越中览古》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