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材料性能试验相关标准及测试方法 第一篇:材料性能试验相关标准及测试方法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标准及测试方法1.拉伸实验[1]标准金属拉伸试件按国标GB/T6397-19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1]标准ASTMD3039-76用于测定高模量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面内拉伸性能;ASTMD638用于测定试件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2];2.压缩试验[1]标准压缩试件按国标GB/T7314-1987《金属压缩实验试样》[1]ASTMD3410-75(剪切荷载法测定带无支撑标准截面的聚合体母体复合材料压缩特性的试验方法)[3]。3.弯曲试验[1]标准ASTMD7624用于测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刚度与强度性能[2]。4.剪切试验[1]标准ASTMD5379适用大部分的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2]。5.层间断裂[1]标准ASTMD5528和JISK7086,仅适用于单向分层测试。其他的还未有相关标准[2]。6.冲击试验[1]标准金属材料按照GB/T229-1994加工成V形缺口或U形缺口[1]目前复合材料在冲击后的损伤性能表征主要是损伤阻抗(DamageResistance)和损伤容限(DamageTotolerance)。目前关于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的测试标准有ASTMD6264-98(04)和ASTMD7136/D7136M-05标准。D6264-98用来测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集中准静态压痕力的损伤阻抗;D7136用来测量材料对落锤冲击试件的损伤阻抗[2]。7.疲劳试验[1]疲劳极限测试标准单点试验按照航标HB5152-1980规定;升降试验法按照国标GB/T3075-1982和GB/T4337-1984[1]。参考文献[1]金保森.材料力学实验.2005[2]郑锡涛.液体成形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进展.2010[3]JM惠特尼.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验力学.1990[4]J.M.霍奇金森.先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测试.2005第二篇:认识家用电器标准及电气安规性能和测试方法第二章:认识家用电器标准及电气安规性能和测试方法家电一般按用途大致可划分以下9类产品:一、家用电器的分类家用电器是指用于家庭和类似家庭使用条件的日常生活用电器。家电一般按用途大致可划分以下9类产品:1.空调器具:主要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以及过滤空气之用,如电风扇、空调器、空气清洁器等。2.制冷器具:利用制冷装置产生低温以冷却和保存食物、饮料,如电冰箱、冰柜等。3.清洁器具:用于清洁衣物或室内环境,如洗衣机、吸尘器等。4.熨烫器具:用于熨烫衣服,如电熨斗等。5.取暖器具:通过电热组件,使电能转换为热能,供人们取暖,如电加热器、电热毯等。6.保健器具:用于身体保健的家用小型器具,如电动按摩器、负离子发生器、周林频谱仪等。7.整容器具:如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8.照明器具:如各种室内外照明灯具、整流器、启动器等。9.家用电子器具:是指家庭和个人用的电子产品。种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1)音响产品:如组合音响、收录音机等(2)视频产品:如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录像机、VCD、DVD等(3)计时产品:如电子手表、电子钟等(4)计算产品:如计算器、家用计算机等(5)娱乐产品:如电子玩具、电子乐器、电子游戏机等(6)其它家用电子产品:如家用通讯产品、电子稳压器、红外遥控器、电子炊具等。二、家用电器安规标准概述家用电器产品安规标准,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使用环境不受任何危害而制定的,是家用电器产品在设计、制造时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文件,严格执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家用电器的安全就有了可靠保证。贯彻实施这一系列国家标准,对提高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性能将产生极大影响。安全标准涉及的安全方面,分为对使用者和对环境两部分。第一是防止人体触电触电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如果一个人身上较长时间流过大于自身的摆脱电流(IEC报告,60公斤体重成年男子为10mA,妇女为70%,儿童为40%)严重一点可能会造死亡。防触电是产品安全设计的重要内容,要求产品在结构上应保证用户无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还是在故障条件下使用产品,均不会触及到带有超过规定电压的元器件,以保证人体与大地或其它容易触及的导电部件之间形成回路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在规定限值以下。据统计,每年中国地区因触电造成死亡人数均超过3000人,其中因家用电器造成触电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因此,防触电保护是安全标准中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第二是防止过高的温升过高的温升不仅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安全,而且还会影响产品其它安全性能,如造成局部自燃,或释放可燃气体造成火灾;高温还可使绝缘材料性能下降,或使塑料软化造成短路、电击;高温还可使带电组件、支承件或保护件变形,改变安全间隙引发短路或电击的危险。因此,产品在正常或故障条件下工作时应当能够防止由于局部高温过热而造成

春景****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