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 第一篇: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师范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2015年12月一、调研目的根据福建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闽人函〔2013〕368号)要求,我省本科高校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校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材料化学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我专业积极开展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对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资讯,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2015届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三、调研内容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3、毕业生对材料化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直接将问卷调查表分发给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部分毕业生(35%以上)填写,回收问卷(份数需达到发放问卷总数的85%以上)。2、用人单位调查,通过发放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具体表现。3、电话访问法。调查者通过电话,对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向部分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访问,并由调查者填写问卷调查表。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本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分析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共计47人,生源地为本省24人(51.1%)的泉州、漳州、三明、福州、龙岩、宁德、莆田七个地区,外省23人(48.9%)主要来自湖南、湖北、浙江、江西、河南、安徽、甘肃等十三省。二、毕业生就业率本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2015年9月1日初次签约率为53.2%,就业率为85.1%,其中签约人数25人,签订就业协议书人数22人,考研升学4人,签订劳动合同1人,国家地方项目2人。就业情况截止到2015年10月25日,材料化学就业人数40人,就业率85.1%。三、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1、单位性质分布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20人,50%)、教育单位(7人,17.5%)、民营企业(4人,占10%)、升学考研(4人,占10%)、国有企业(6人,15%),个别人进入科研单位和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各1人,2.5%),这与泉州私营企业比较发达、国营企业较少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2、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仍然集中在福建省内27人(63%),其中选择在泉州地区(12人)就业的毕业生占到了34%,其次是福州与厦门(各5人)占14%、莆田(4人)占11%,漳州(1人)占3%。泉州生源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泉州地区,其余分布在厦门、福州、漳州地区,外省13人(37%)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六个省市。而泉州生源学生4人主要分布在泉州就业2人,莆田就业2人。3、毕业生异地就业情况由于本校处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内地生源毕业生主要留在了福建的泉州、福州、厦门、莆田、漳州,占毕业生的64%,分布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毕业生占18%。4、就业行业分布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商业。本专业为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科专业,45%的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业务岗位22%,专业技术管理岗位12%。第二章创业就业工作主要特点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1.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院通过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毕业生开展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和相关政策辅导,引导毕业生参加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服务社区计划”、全省教师招考及各类基层单位企业的招聘等,目前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90%以上面向基层就业,效果好。2.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推动下,对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鼓励大三学生选修该课程,推荐意向创业的学生参加YBC培训班,组织毕业生参加创业宣讲会等,有小部分毕业生兼职创业。3.完善双困生就业帮扶机制学校、院重视双困生就业,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辅导员对双困生进行不定期的谈话,及时了解情况,建立相应的对策,通过帮助推荐工作单位,发放困难补助金等形式,指导双困生树立自

一吃****春艳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