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杂草与诗.docx / 文档详情
杂草与诗.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3万字
约26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杂草与诗.docx

杂草与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杂草与诗

第一篇:杂草与诗野草与诗——写在诗人刘廷璧《素履》之后,补在老师过世后一直关注老师刘廷璧的创作情况,从他的博客看到,他的又一本诗文集《素履》出版,感觉格外的高兴。通过网络搜索,看到不少名家为这本《素履》叫好,并引经据典,阐述书名的雅致和蕴义,因此我就不再赘述,只写写与此有关的观感。《微雨尘梦》是老师的第一本诗文集,收录了1997年之前,他的主要作品。虽然我未读《素履》,但我想,这本册子应该是收录《微雨尘梦》后的创作精华。高中时,早就知道刘廷璧是个诗人,作品常见诸于报端,因此班上的同学只要在报纸上发现他的诗文,就把报纸带过来给我们传读,那时就有同学专门剪贴收藏他的作品。后来听说他要出诗集,同学们都翘首期盼,渴望得到他的作品集。我对诗歌的迷恋,是在初中时。那时班上有同学拿了本汪国真的诗集,就被其深深地吸引,后来借着读了不少汪国真的诗集,手抄了不少他的诗。父亲看我那么的痴迷,就说与其抄写别人的,还不如自己练习着去写。父亲的话让我眼睛一亮,何不自己写写,写出像汪国真那样富有哲理的诗文出来。后来我就练习着写诗,也买了不少诗歌集。那个时候,自己一般一天能写出七八首“诗”。就想着多写些,早日出版自己的诗集。后来,上了高中,因为重点是高考,课业也多,诗兴也就大减,也发现自己写的诗实在不敢恭维,只是把横着写的一段话改写成一句一行而已。现在重翻那些“诗”,觉得自己十分的幼稚与可笑。但仔细咀嚼,觉得那还应该是诗,是我少年心性、诗情飞扬的重要体现。写我对诗的兴趣,不是讲我爱诗进而喜爱刘廷璧的诗,而是想表达——面对高考和复杂的社会,我对诗已不再痴迷。我把这个文章的名字写为“野草与诗”,就是说刘廷璧的诗,就是野草,和花园、花店、花瓶里的万紫千红比较,实在渺小、狼狈的很!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不是因为我对刘廷璧的诗文感觉这样,而是因为整个诗人群体的境遇,就如野草一样,寒酸、尴尬、难堪的很!如果你在大街喊“我是个诗人”,肯定别人以为你是个疯子;如果在朋友之间,你说自己是诗人,别人一定会用另类的眼光看你!现在,“诗人”就是个骂人的词。现在的社会已经不需要诗了,诗人的天地就是那些“诗刊”,诗人天地就是深夜窗户偶尔透出的那褛暗光,实在是窄小、冷清的很。还好,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网站、论坛和博客,给诗人开辟了一块更易躲藏的地方。写诗能做什么?混饭吃?现在如果这样想,早就饿死了。升官?尽管诗人有着无穷的想象力,但是写诗就是自己拆自己的台街,诗人至多就是政治的一种装扮,美其名曰“诗人”。在城市里,写诗,如同不务正业,就意味着一辈子的光棍一辈子的贫农佃户。因此,尽管你的诗写的再好,在世俗眼中,诗就是野草,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赞美讴歌的。基于上面的现实,我才讲刘廷璧的诗就是野草,严格的讲,是众多杂草中的一簇。所以,对他的诗我就不引经据典、不用华丽的词藻赞美了。回归刘廷璧诗文的本身,我觉得确实没有什么可赞美的。因为,它确确实实就是一根草、一簇草。尽管刘廷璧也天南海北的旅行过,但是,他的诗文还是立足于大山,耕耘于大山。所以我也不捧刘廷璧的诗,只是从大山里寻找他诗文的痕迹。我长于大山,虽然没有刘廷璧那样的诗性,没有他凝练的语言能2力,但是,他的每首诗,经过反复的咀嚼,我能体会到其“苦曲”菜的味道。正是因为吃的“苦曲”菜,喝的苦碱水,所以他的笔就自然而然的勾勒出的是山的精神,山的灵魂。翻开他的诗集,看到的是绿盈盈的野草、山坡怒放的野菊、凸丫却又生命旺盛的老树、山涧涓涓的溪流、山风之中残败的古寺、炊烟冒起的山庄、田埂间忙活的背影„„他笔下的这一切都被大山的尘埃感染,却又一尘不染,郁郁亭亭。在闲暇的时间,对着夕阳,拉一个板凳,坐在大树的阴凉下,捧着刘廷璧的诗集,看到的就不再是诗,而是山村的民俗风情图,大山拥有的,都会脱颖而出,你就会被这一切感染,进而与其柔和在一起。这就是刘廷璧的诗,犹如野草,其精神就是“春风吹又生”,虽然环境艰苦卓绝,但生命力旺盛,每每坚守一片土地,赋予其色彩和生命,进而守住一方水土。他的诗,犹如野草,虽然微小,但精神抖擞!他的人,犹如他的诗,不追逐繁华和吵闹,独立风中,饱含热泪,独望那个骂他“你这个有心无胆的臭书生”(《微雨尘梦》“我和菊的故事”)的人„„上面的文字写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写完,一直保存着,哪知道噩耗传来,老师过世了,这对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天直到整个晚上,我都在想着和老师有关的事情。如今老师已经仙去,我想那一抔黄土之上,茂盛的必将是他的诗歌,诗人已逝,独有诗文在歌唱!第二篇:杂草与庄稼一位哲学家在带领学生游历世界十年后回城的路上,于郊外的草地上上最后的一课。哲人问:“该如何除去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秘的伟大哲学家的最后一问竟如此简单。弟子们先后说:用铲子、洒石灰、用火烧、斩草除根„„哲学家说:一年后再来此相聚。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杂草与诗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