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校本研修.docx / 文档详情
校本研修.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6万字
约46页
0
4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校本研修.docx

校本研修.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校本研修

第一篇:校本研修以读促写,读写互动——洪蓝中学语文组校本研修活动案例【主题】“以读促写,读写互动”是在继承传统的备课、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研修方式,有效地将课堂教学、教师学习、教学研究等结合在一起,让教师在学校的团队中不断得到成长。【案例过程描述】:(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校本研修怎样进行?校本研修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最好的校本研修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开展才能达到更好的受益?怎样借助于校本研修让教师在学校的团队中不断得到成长?在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与疑问缠绕在我的脑海中。研究始于问题,它主要来自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我们仅就2009年活动主题的产生作简单的阐述:每年初一学生一进中学,我们先在班级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最大的困难就是写作,学生不是提笔无字,无事可写,就是千头万绪,却不能从容地表达出来。而所有这些问题,似乎不是一学期的几节作文课所能够解决的,何况现在中学生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想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于黑暗中自我摸索中前进,似乎也并非上上之策。正如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教材中的写作因素可谓是近水楼台,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于是,我们全组成员认为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是可行的办法。这样我们一致确定“以读促写”作为本年度的校本研修主题。(二)专家引导:在主题确定之后,于2009年10月,我们积极申请承办了一次作文教学的教研活动,邀请了教研员黄本荣老师来我们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做了相关的指导。他指出: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体现在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读和写的能力尤为重要。同时他还指出,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如何处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等等;黄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语文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于是一次围绕以读促写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在我校语文教研组产生并展开了.(三)小组内从理论到实践的总结认识:一个星期后,我们召开了“以读促写”讨论会,针对“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来进行以读促写才是有效的”,大家各抒己见,意见不一,争执不断,经过讨论,我们预设了这几种设想:(1)语言的仿写:这是最基本的,主要是对优美的语言风格和典型的句式的模仿;(2)结构的仿写:主要是对文章全篇的谋篇布局或者是局部结构的模仿;(3)立意的仿写: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一种人文教育,而每一篇文章的情感教育则是至关重要的但又表现于无形之间,是润物无声的过程,而写作中的立意则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四)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实践: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以课例为载体有利于聚集课程,改进教学,所以根据教研组讨论出来的几种设想的“以读促写”,用课堂教学实践来印证一下。这里特别选定了由李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一课来作具体分析。选定课例以后,通过集体课、说课的方式选出优秀案例,让李老师在校公开课上展示,这就为教研组研讨活动提供了靶子,让大家有的放矢。(1)执教者的教学设想及实践情况:李老师先阐述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再结合教材解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我们初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他们经常写流水帐似的的文章,没有细节,没有详略。.而她在执教《羚羊木雕》时,发现文本中有相当精彩的对话描写,特别是对话描写中的神态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所以,她想通过以读促写,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注意,获得写作的方法,并且给予练笔的机会,从而取得进步。这比从课外寻找例子要有效得多。首先,我们要引起一直被学生冷落的对话中细节描写重要性的注意。这一方面,她是结合两次朗读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第一次是在上课初时,在大屏幕上打文章中的对话,但是去掉旁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似乎遭了蒙头一棍,根本无法朗读出情感。接着她顺水推舟,让学生找出关于细节描写的词语,进行重点品析和品读。最后,她将加了相关神态、动作描写词语的对话再打到屏幕上让学生进行演读,此次他们演得极其精彩到位,声情并茂。前后两次的演读的鲜明对比让学生感觉到对话描写中的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第二,该文本本身就是这种细节描写的最好范例,所以,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细节的描写的重要性的时候,也马上关注到文章这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可以说会自觉地去学习和运用。第三,在两次朗读的刺激下,学生产生了要表达的语文,所以,她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机会,巩固提高。她让学生续写“我”拿回羚羊木雕之后,回到家中与父母的一段对话,要求有相关神态,动作等的细节描写。在学生的习作中,他们开始运用这种写作手法,也许还很生疏,但我们也看到了这种以读促写的明显效果。正因为在课上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了学生去写,激发了学生去写,教会了学生去写,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情况等待着他们去观察,去描写,本节课中为学生指导了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校本研修

文档大小:4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