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核桃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篇:核桃产业发展研究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山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农业县,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发展核桃奠定了坚实基础。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自1958年1月31日毛主席指示:“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不懈努力,特别是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以来,我县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我县核桃发展潜力和增收愿望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解决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基地产业化、发展专业化、管理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的思路,以“抓规划、上规模、强科技、扶龙头、增效益”为着力点,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校地合作、良种引进、基地建设、科学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核桃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使全县核桃产业发展实现了“五大转变”,即由农户零星栽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化栽植转变,由坡地、土壤瘠薄地向平地、土壤肥沃地科学化选址转变,由广种薄收、粗放管桃嫁接专业队嫁接良种核桃5万株以上,累计嫁接50余万株,有力促进了核桃良种化进程。目前,全县良种核桃面积达到28.8万亩,占核桃总面积的48.3%。三是科技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持下,积极开展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课题的试验与研究,采取进校培训、课堂培训、实地培训等方式,通过课堂讲、多媒体看、实地操作等办法,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910余场次,培训技术干部及农民3.2万人次。同时,积极与商洛市核桃研究所合作,大力推广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使核桃先进栽培技术第一时间在我县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从2008年起组织核桃防治病虫专业队和核桃修剪专业队,每年防治病虫2万亩以上,整形修剪1万亩以上,在全县起到了核桃科管的示范推动作用。城关镇桃园村核桃科技示范基地被商洛市科技局命名为“商洛市科技创业示范基地”,高坝店镇石头梁村核桃科技示范基地被陕西省科技厅命名为“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四是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坚持以“校地合作”为支撑,按照县上主抓“四个五”、镇主抓“三个一”、林业干部包抓“三个示范”的工作思路,狠抓良种建园、嫁接改造、综合科管、病虫害防治等示范基地建设,建成了城关权垣核桃高接换优、法官庙和户垣核桃林下养殖、高坝石头梁核桃规范化栽植、高坝寺沟高效集约化管理等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了全县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五是经济效益稳步提升。2015年全县核桃总产量达到1.51万吨,平均单产52公斤/亩,总产值422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58元。目前,全县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核桃专我县两个核桃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家金商贸公司也缺乏流动资金,严重影响了生产和销售。二是散户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目前,我县核桃的生产经营模式仍然是以农户经营为主体的散户经营模式,规模小、效益低。果园承包、土地租赁、土地流转、公司经营等规模化经营模式仍然在起步阶段。由于散户经营,规模小、产出低,引起不了农户足够重视,加之,青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多数为老、幼、病、残,因此,不除草、不施肥、不修剪、不防虫等放任生产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技术力量不足。全县用于核桃产业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作为县级核桃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单位的县林业站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0名,编制16名,差额6名。各镇(办)更是严重缺编,从林业站改编入农业综合技服务站后,一般有1-3名林业技术人员,有的镇无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核桃生产管理技术推广成了空白。由于林业技术力量不足,核桃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不到位,果农缺乏核桃综合管理技术的现象普遍存在。较大程度影响了核桃综合管理技术的推广和核桃产业的加快发展。四是良种推广不规范。近几年虽然加大了核桃良种推广力度,良种育苗、良种建园和高接换优都要求实行了良种化,但是在良种引进、良种管理、良种调运、良种采集、良种育苗、良种采穗圃建设、良种建园等方面存在不少疏忽、漏洞和缺失。如采穗圃建设、育苗资质的认证、品种鉴定、良种考察、质量管理、档案管理、质量督查、责任追究等诸多方面缺乏严格的管理程序和制度,因此,出现了部分品种不清,来源不明的劣质苗木。一定程度影响了产量、质量和效益,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以优势带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产业推进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学化管理、合理化布局、良种化栽植、标准化建园、集约化经营为重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按照“优质高效、规模发展、集约经营、整

冬易****娘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