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案例总结 第一篇:案例总结1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方法有很多,习惯上分为六种类型。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实施安全检查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1)访谈——(2)查阅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4)仪器测量——3.综合分析。3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了解](1)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3)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4)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5)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6)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和表彰。(7)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8)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11)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4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同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安全现状评价—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结论的活动。5职业危害识别[掌握]:(一)粉尘与尘肺1.生产性粉尘2.生产性粉尘的来源3.生产性粉尘的分类4.生产性粉尘的致病机理5.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二)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2.职业中毒(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1.噪声2.振动3.电磁辐射4.异常气象条件(四)职业性致癌因素1.职业性致癌的分类2.职业致癌物引起的职业癌(五)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条件下,接触生物性危害因素而发生的职业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具体应遵循如下四条原则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大体可分以下4类:1.安全技术措施2.卫生技术措施3.辅助措施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及来源。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

秀华****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