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桑植县城乡低保实现规范管理 第一篇:桑植县城乡低保实现规范管理桑植民政第26期桑植县民政局办公室编2009年8月7日桑植县城乡低保实现规范管理今年以来,桑植县加大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力度,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管理,落实资金,确保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城市低保规范运行。按照属地管理和动态管理原则,对全县城市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核查和重新申请,依据《桑植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施保办法》审批低保金,组织乡镇民政专干和低保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全县共组织村级入户调查低保对象19142人次,乡镇核查11485人次,县民政局抽查4021人次。全县因条件好转、死亡等原因取消城市低保待遇396户856人,新增344户769人,发放城市低保金765.395万元,发放生活补贴143.565万元,全县城市低保对象达到9571人。农村低保力度加大。6月上旬,桑植县民政局组织干部职工分成6个督查组,深入全县39个乡镇(场),对农村低保实行回访复查,内容包括申报农村低保待遇是否按照程序办理,对象认定是否准确。是否坚持整户保障和存在平均分配现象。低保证是否发放到位,低保金是否发放到位等。回访复查期间共对78个村进行了普查,对425个村进行了抽查。通过复查和整改,全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到位,共取消农村低保对象338户821人,新增693户1613人。今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561.208万元,发放生活补贴资金280.28万元,全县农村低保对象达到28028人。(桑植县民政局丁志国钟金山)本期编辑:丁志国报送:省民政厅办公室,市民政局办公室。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直有关单位。第二篇:城乡低保工作规范郑州城乡低保工作为进一步规范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结合咱中心城区新区特点决定对本辖区的城乡低保对象进行符合认定。一、城乡低保工作原则城乡低保制度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居民,政府以货币补助的形式,保障其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城乡低保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障基本生活;2.属地管理;3.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4.保障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5.公开、公平、公正。目前我市城乡低保标准为:城市275元,农村180元。二、农村低保工作管理机构职责(一)市民政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城乡低保工作。制定本行政区城乡低保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本行政区城乡低保标准;编制本行政区城乡低保资金需求计划和年终决算;建设和管理本行政区城乡低保信息系统;负责城乡低保待遇的审核审批;管理城乡低保工作档案等事项。(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城乡低保待遇申请的审核;受理辖区居民的低保申请,指导村(居)委会开展城乡低保工作;定期核查辖区城乡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管理城乡低保工作档案等事项。(三)村(居)民委员会受市级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委托,负责受理本村居民的低保申请;组织成立低保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等基本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初审和公示;跟踪核查农村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三、农村低保范围及低保待遇(一)凡本市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的,且均可申请城乡低保待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中具有法定赡养或抚(扶)养关系的人员。包括:1.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2.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者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3.父母双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4.民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认定的其他成员;5.户口已迁出的在校学生,仍视为家庭成员。(二)根据低保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困难程度给予不同档次的补助。对重度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危重病人、70周岁以上老年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对象给予重点保障,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三)城乡低保对象除享受低保待遇外,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其他专项救助。(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享受低保待遇;已经享受低保待遇的,应予取消:1.不按规定程序申请、审批,相关证明材料提供不全,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或者弄虚作假的;2.拒绝接受低保工作人员入户核实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的;3.家庭成员自费(含社会各界或亲戚朋友资助)安排子女借读、择校就读、进入私立学校就读的;4.家庭成员有出国工作(包括劳务输出)、学习、经商的;5.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拒绝劳动使其承包管理的田地、山林、水塘等被撂荒的(因外出打

Do****7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