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篇: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时间:2010/05/05~2010/05/09班级:环旅学院08级地科(1)班姓名:段顺停指导老师:李瑞老师辛晓十老师边柳老师王书转老师齐曙光老师目录:一、序言二、桐柏简介三、实习内容(一)土壤部分1.土壤剖面的挖掘与描述2.山地粗骨性黄棕壤3.山地粗骨性棕壤(二)植物部分1.认识各种植物2.山地垂直带谱3.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4.植物群落的演替序列5.样方调查四、后记五、附表一、序言野外实习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让我们掌握地理调查与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更熟练地掌握已学习的知识,作为地理系的我们,走出课堂,走向野外,显得尤为重要。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李院长、辛老师等人的带领下,我们对桐柏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野外考察。主要包括:土壤剖面的选择、挖掘、描述以及对一些常见植物的鉴别,对山地垂直带谱的观察,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群落的演替序列以及对样地的调查等内容。二桐柏自然地理环境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脉北麓中段,属于桐柏大别山系伏牛山一脉。具体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32°17′-32°29′,景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县城3公里,内分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各类景观一百余处。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2°17′-32°43′,东经113°00′-113°49′之间,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无霜期231天,年日照时数平均2027小时。全县辖9镇7乡,214个行政村,总人口42.4万。桐柏山地处桐柏--商城大断裂带上,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带的燕山运动,中间经加里东运动,为西北——东南走向,西部为长江流域,东部是淮河流域,分水岭为周庙到太白顶一线。属于中等年龄山系,境内分属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特殊的地质形成过程使地貌结构复杂,由南向北,沟谷发育,切划深度较大。因而奇山异石较多,地下矿产十分丰富,初步探明矿藏达60种,原矿价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数的14倍。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质纯碱矿,有位居国内四大银矿之首的露天开采金矿,还有在世界首次发现,被国际矿物质学会命名的“桐柏矿”和“围山矿”。国际矿物质学会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学者到这里考察,桐柏山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地质之谜”、“地质博物馆”、“地质橱窗”。红石崖为景区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层,高数百米,望若红霞,上多溶洞、瀑布、温泉,为景区不可多得的胜景。桐柏山还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因此,奇山异石众多,山泉瀑布随处可见,植被完好,动植物各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具有良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区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自然植被成为景区一大独特的景观。三、实习内容(一)土壤土壤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的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生长提供必须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一、土壤剖面的挖掘与描述(1)选择1.没有人为影响的自然地带2.要在山腰部位(2)挖掘呈对勾型,宽度大约1米,深达母质层,剖面上自然状况不要改变。(3)描述剖面与等高线应在同一个方向上(4)具体描述见下表A山地粗骨性黄棕壤(见附表)B山地粗骨性棕壤(见附表)(二)植物部分1.植物的鉴别(1)国槐:豆科,奇数羽状复叶,花白色,没有脱叶刺,卵生刺槐(洋槐):豆科,奇数羽状复叶,花白色,有脱叶刺,卵生紫穗槐:灌木,花紫色龙爪槐:国槐变种,把国槐顶芽打掉(2)梧桐:树干通直,皮浅绿色,光滑,厚纸质,叶子呈掌状,三裂叶,属梧桐科泡桐:玄参科,纸质,叶子背部有绒毛,喇叭状花,花呈紫色法国梧桐:原产地在中国云南,悬铃木科,有一球悬铃木(美国),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法国)油桐:大戟科,叶子基部有两个腺点(3)棕榈:它属于棕榈科,叶脉是辐射平行脉,叶鞘纤维质,包茎,叶柄长,叶圆扇形,掌状深裂。(4)河南杨:杨树有20多种,锯齿状叶,叶尖比较尖,属杨柳科。(5)柳:属杨柳科,叶子条形(6)楝树:果实叫楝子,奇数羽状复叶(7)花椒:有枝刺,叶柄具狭翅,果实有香味,叶有软刺。(8)香椿:属楝科,叶为羽状复叶具有一定香味臭椿:苦木科,叶子基部有腺点。(9)

一吃****春艳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