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桓台县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第一篇:桓台县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桓台县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年来桓台县在中央政策引导下鼓励支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有力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我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到114家,其中已按规定来农业局备案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3家,种粮大户为137户。二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从家庭农场的备案情况看,种植业40家,其中:种植销售粮食的有40家;粮菜混合的有10家;种植花卉、林木、果树、药材等其他类的有8家;养殖业1家。总计承包土地13568余亩,注册资金2913余万元,从业人数434人,常年雇工642人。2012年度种粮大户为19户,发放补贴资金106.75万元;2013年度种粮大户为51户,发放补贴资金151.68万元。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市级以上示范社有13家,其中部级示范社有2家。全县2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达5188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2189万元,带动农民2.5万余人。为农民增收起到很好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加快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发展迅速,公益性服务机构也相应建立完善。在马桥镇已成功建立并运转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服务三农方面,不断深化农民培训改革。今年以来,桓台县共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30余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第二篇: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韩长赋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这是中央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是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应对“谁来种地”问题的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一、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搞现代农业要有适度规模,要适度规模必须有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是当前各国农业经营的普遍形式。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不断完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仍然随意调整承包地,甚至违背农民意愿,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引起农民上访。为此,要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仅不排斥土地流转,而且有利于土地流转。引导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应当明确。2012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比例已达21.2%,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但也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定指标、下任务,甚至变相强迫命令,存在着求大、求快的倾向。土地流转要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导向而不是行政干预,目的是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搞非农产业;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主要搞好指导服务,绝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这是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为此,要研究完善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方向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国乡村户数2.68亿户,户均耕地不到7亩,这样的规模显然难有较高的效率。但土地规模经营还是要与人地关系相匹配。从我国资源禀赋和当前工农就业收益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60亩,一年一熟地区户均耕种100—120亩,就有规模效益。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将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二、加快培育以农民为主体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

是你****盟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