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桂林采风日记(汇编).docx / 文档详情
桂林采风日记(汇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8万字
约33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桂林采风日记(汇编).docx

桂林采风日记(汇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桂林采风日记(汇编)

第一篇:桂林采风日记桂林采风日记中文0801班第一篇今日动员大会,到会同学寥寥无几,老师详细介绍桂林实习日程安排。印象中的桂林是小学教科书上的象鼻山,还有电影中歌唱能手刘三姐。身为广西人,对广西却不甚了解,贫瘠的脑袋怎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深感恐慌,便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然仍是失望,网上并无相关桂林的好文章,能让我前往桂林前深度触摸这块神秘的土地。但我打电话给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读书的同学,企图能够从她口中感受一些桂林的气息,电话那头,对我即将去桂林的事实表现平淡,她说桂林没什么好玩的。我感到有些不悦,但我想起我也曾今说过长沙没什么好玩的。这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或是长年的居住导致的审美疲劳,再或是生活学习的压力消灭了我们对单纯美好的东西的敏感度,但不管生活曾有过什么,都不应磨灭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学习,工作,赚钱,只不过是在造桥,造一座通向美好的彼岸世界的桥,但是有多少人在此岸停留,不愿奋斗前进,又有多少人误会了金钱,认为金钱是脏的,一切罪恶的渊薮,自以为清高,蔑视那些为金钱奋斗的人们。金钱无所谓高尚罪恶,它只不过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而已,它能够便利人们的生活,能够让人们获得更大的自由度。第二篇今日无事,本无可写,然总得写些什么,忆起前年,我曾有过一次大计划,便是坐自行车从长沙前往桂林,全程六百公里,我准备了两个月,白天爬岳麓山,晚上骑自行车环行长沙,直到2009年9月27日早晨七点十分出发了,在猴子石大桥与送我的肖君告别后,我一人踏上了未知的行程。过程是艰辛的,且不说那年正是从长沙到湘潭重修公路的时刻,交通严重的拥堵,我只好推着自行车走着去湘潭,且不说晚上九点时分,在无边漆黑的野外公路上独自一人奔驰,且不说自行车的脚踏板整个掉下来,将自行车推了十公里才找到唯一一家修理店,直到晚上九点半我才成功到达了第一站衡阳。当然,后来的结局是我放弃了去桂林,在衡阳将自行车低价卖掉后打道回府。至于原因,实难启齿,只怕不胜悲伤泪先流,男人有怎能如此。第三篇昨夜一场梦,将我带到了即将到往的桂林西街,依稀记得梦中的西街两旁是简朴的农舍,但是却十分的繁华热闹,一些老外穿着随便,坐在酒吧闲聊。但我却听不见他们的话语,我甚至也看不见,只是一种脑海中朦胧的影像和细微的感受,我想梦的产生的刹那是瞬间完成的,梦产生后,就会在人的大脑神经留下持续的电波。就像一波平静的湖水,霎时被扔下的石子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也许梦醒时你还能记得在脑海中那次振动,但是你很难再找寻引起振动的那个起点,那个原因行为,也好比,一颗石子掉到湖中,是不可能再找到了。但我却始终放不下,找不到梦的起点总是会让我失落和伤感,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梦的起点应该是首先从潜意识中得到释放的点,而之后随着梦境的深入,那个控制潜意识流向意识的关卡会越来越松开,到梦境的高潮时,便是你本性暴露得最无遗的时候,但人们只是把佛洛依德的学说当作一种文学理论,而不会把他当真用来分析自己的梦境进而得出什么性欲释放的结论。更不会有人承认自己写作就是性欲的升华了。第四篇还有三天就要去桂林了,夏季炎热的浪潮拍打着每个长沙的每个角落,我独自一人潜伏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何去何从,我不知道,我只晓得努力学习,这是我唯一的出路,难以突破心中的羞涩,只能用知识来填补我心中的缺失,没有理想就假装有理想,然后付出全力去追求,没有寄托,就将情感留给每个向理想前进的步伐,累了就停下来,点上一根烟,让忽明忽暗的烟头提醒我生命的短暂,烟灭的时刻便是我又一次前进的起点。人们又很多的时间去娱乐,去享受,而我只有一根烟的时间,去领略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第五篇自习的感悟后天桂林的火车将载着一群年轻的生命前往梦幻般的山水圣城,也许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无名的躁动和期待,无疑地,我的期待是最强烈的,然而这种期待总是夹带着伤感,这种伤感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心如流水一般自然流动,没有人会强求你伤感,而是你总把伤感摊在手中细细品尝,但你总是对别人说自己无法忘却伤感,你无能为力。你真的无能为力么,不是的,你有能力,不是伤感不放过你,而是你不放过伤感。但是我总想,为什么人们喜欢快乐,讨厌伤感,将外向的性格视为健康的性格,将内向的性格斥为一种病态的表征。然而在世界文学史上那些不朽的名作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有往往是那些容易伤感,内向的人呢,哈姆雷特的对现实的犹豫,希斯克利夫疯狂病态的报复,林黛玉葬花的脆弱,他们的性格若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是被周围的人们所摒弃的。为什么会如此?或许文学和现实本来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文学中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有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欲望统统倾泻出来,而不必担心受到人们的指责,反倒还可能被人们认为反映了某些人类本性而加以肯定下来了。所以文人们有何乐而不为呢。第六篇明天就要去桂林了。桂林,一个离梦想和自然零距离接触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桂林采风日记(汇编)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