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正确认识荣与耻.docx / 文档详情
正确认识荣与耻.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5万字
约28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正确认识荣与耻.docx

正确认识荣与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确认识荣与耻

第一篇:正确认识荣与耻灰白色的天空,萧条的道路,踏着历史沉沉的脚印。在这条纵横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路上,我向历史索答:“何谓容,何谓耻。”透过浓浓的历史的尘埃,我看到,顾炎武走了出来,高呼道:“天下兴旺匹夫有则。”文天祥一生正气,高昂着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义薄云天,背手而来,缓缓道:“苟以国家生死亦,岂因福祸避趋之。”历史告诉我,这就是荣。透过浓浓的历史的尘埃,我又看道。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将一代名将置于死地,慈禧正用罪恶的双手将中国的大好河山拱手相让;看道在法西斯铁蹄践踏下的中国,看到三十万同胞的累累白骨。历史沉痛的告诉我这就是耻!跨越时空,纵横现在。我问:“何谓荣?”所有人满脸自豪的指向了他们。上世纪90年代,某单位的一名女管理员为保护价值一万多元的集体财产而被歹徒连砍37刀;21世纪的今天,中国河南的李学生,为救在铁路旁玩耍的两个孩子而献身于滚滚车轮下。何谓耻?所有人满脸愤怒的指向了他。陈水扁正大言不惭的鼓吹他的台湾独裁论,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荣?是耻?自会给一个公正的判断!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尤为重要。荣与耻不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的。只有明确了什么是耻,才能真正明确什么是荣。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而言,用胡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荣辱观念,树立作为一名爱岗敬业的年轻人的良好风范。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当代青年的重任。同学们,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经历多少沧桑百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的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纯粹的追求。多少为人民立命的志士仁人;多少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多少好学向上,成就事业的文人学者;多少温良恭简,勤劳质朴的苍苍蒸民。他们都为民族传统的化身,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使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第二篇:教师荣与耻心得体会文章标题:教师荣与耻心得体会弘扬荣辱观,共建道德思想新风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振聋发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私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荣辱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在当今社会上,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贪图享乐、重利而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不良风气却流行一时。这说明一些不健康和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还大有市场。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警告我们,中国的集体道德底线在接受着严峻的考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不良思想很容易影响我们的孩子。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教育好我们的后代,塑造他们完美的灵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我们教育学生提供了方法和指明了方向,通过认真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将荣辱观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正确荣辱观的学生。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品行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是形成教师凝聚力、亲和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人师,我们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地认识“荣”与“耻”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栋梁之才。在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正确认识荣与耻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