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法学概论1 第一篇:法学概论1一、真空题1、自由权、请求权、胜诉权;2、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3、事实和行为;4、适用主体、适用条件、行为模式、行为后果;5、两届;6、副主席;7、14周岁;8、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9、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这些不法侵害行为性质严重,且强度大,情况紧急,因此,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和其他后果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10、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11、:(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12、二十年;13、(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14、公安机关;15、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16、17、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18、一、拘传;二、取保候审;三、监视居住;四、拘留;五、逮捕。19、财产权和人身权;20、绝对权和相对权;21、出生、死亡;2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3、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24、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25、人身权;26、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原则;27、死亡时开始;28、要约和承诺;29、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或监事;30、50个;31、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32、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33、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34、领土、居民、政权组织、主权;35、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36、底土;37、国际民事;38、约束力、公定力、执行力;二、判断1、错;2、错;3、对;4、错;5、错;6、对;7、错;8、错;9、错;10、对;11、错;12、对;13、错;14、对;15、错;16、错;17、错;18、对;19、对;20、对;21、对;22、对;23、对;24、错;25、对。三、名词解释1、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企业与职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后,就构成了双方的劳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2、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3、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4、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5、宪法保障是指国家应当保障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其他法律不得与其抵触和冲突,对宪法中确立的权利义务应当进行保护,对立法、司法行政活动中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审查和禁止。违宪审查是最好的宪法保障手段,不过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制度,对于宪法的保障只有立法时的一定审核程序,法出台后是否违宪就无法制约了。6、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7、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确定了犯罪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确定犯的是什么罪和它的危害程度。如果行为人侵害的不是刑事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而是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这种行为不能构成犯罪,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而负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8、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9、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表示“对于现实不法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力所为之行为”。其与紧急避难、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有一款一个第三人称动作类游戏游戏叫做《正当防卫》。10、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

沛芹****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